📣@所有人,加入我们📣
×

党史党课讲稿:从百年党史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

|   
党史党课讲稿:从百年党史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同志们: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七千余字的讲话全文中,“人民”一词出现了86次,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全篇。在讲话结束的时候,总书记更是饱含深情地颂扬:“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 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坚持人民立场,不忘初心使命,无疑是重要秘诀之一。一、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这些重要论述,充分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真谛。1.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在于揭示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扩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的局限,深刻阐明了,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不仅是一个劳苦的阶级,而且是具有彻底革命力量的阶级,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正是无产阶级所固有的革命性、战斗精神,使其能够肩负起推动人类进步,解放人类的力量,肩负起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备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根植于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2.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在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根本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马克思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只能是“以人民群众的名义,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进行的革命”,创造性地提出“人民公仆”的理论。这些论述,解答了人类的终极疑问,为人民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才能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3.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在于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民为什么是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历史发展的主人,回答了人民如何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为人类探求自身自由解放道路和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指明了奋斗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这个深刻的改变,就在于中国有了“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个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一个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间奇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武装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而贯穿于中国几代共产党人血脉中、永远鲜活热烈的,就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人民性品格。二、紧紧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回顾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旺盛 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清醒的认识到,人民是我们的“源”和“本”,只有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 紧紧依靠人民,才能枝繁叶茂。1.紧紧依靠人民,是因为党的根基在人民“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民谣在战争年代广为传唱,就是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体现。“半条棉被”故事的主人公徐解秀老人,她的子孙中有11名共产党员,5人光荣参军,曾孙子入伍后当了军医。正是因为我们党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不滋扰人民半分,才让老百姓从最初的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