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关于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反馈报告

|   
关于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反馈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去年9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的报告,会后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主任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省政府高度重视,吴政隆省长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抓好落实。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拓展融资渠道,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水平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突破口,进一步改进服务、细分市场、创新产品、优化流程、完善机制,着力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至2018年11月末,全省中小微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5.78万亿元,同比增长9.74%,增速比6月末提高0.47个百分点。 (一)畅通政策传导机制。一是建设银企对接平台。推动建设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采取“线上+线下”运营模式,以企业征信服务为核心,整合政府扶持政策和金融机构产品,为各类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化、全方位”金融服务。自平台上线以来,已注册企业3.4万余家,上线金融机构73家、金融产品181项、成功撮合3100多项融资需求、授信金额超过120亿元(不含苏州子平台)。二是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认真落实总行定向降准政策,去年实施4次定向降准,共为我省法人金融机构释放资金969亿元。加强再贷款再贴现的精准投放,向人民银行总行申请再次调增我省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限额,全省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限额使用率分别达到93.6%和96%。鼓励金融机构实施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目前银行业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平均下调约30个基点。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落地,目前省内已有6只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落地,发行债券25亿元。顺利获得国家融资担保基金300亿元授信,有效提升对小微企业、双创主体等群体的服务能力。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省内主要银行业机构出台下放贷款审批权限、优先保证贷款规模、优化经济资本考核等倾斜措施。指导泰州医药高新区资本项目收入兑换便利化试点和取消银行账户许可证试点工作,21家企业获得资本项目收入兑换便利化试点备案,开展试点业务金额8600余万美元。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展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外资企业凭支付指令直接在银行办理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手续,提高企业办理资本项目外汇业务的便利化程度。 (二)发挥考核激励作用。一是发挥财政政策对金融资源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规模20亿元的“小微创业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开展以“两无四有”为审贷标准的“小微创业贷”业务,累计投放570亿元小微贷款,贷款余额203亿元,平均执行利率不超过5.3%。近期,省财政对为我省企业直接债务融资提供承销、增信服务的45家金融机构,下达2018年直接债务融资引导奖励资金4664万元。二是引导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文化型创新创业企业。目前全省已认定各类科技金融特色机构169家,文化金融特色机构18家,涵盖银行、保险、融资担保、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创业投资公司等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和组织。三是进一步完善江苏省金融创新奖评选办法。充分发挥优秀金融创新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双创主体等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三)完善社会财务会计服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一是加强信息归集提供征信服务。江苏省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已为全省246.7万户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入库贷款余额7.2万亿元。规范发展企业征信市场,稳步推进省级征信平台建设,试点推出《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基础版)》,涵盖59个省级部门和13个设区市政府的公共信用信息,涉及100多个数据项。二是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宣传推广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牵头组织建设的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破解信息不对称、账款确认难问题,缓解上下游企业“两项资金”占用。目前全省累计在平台注册机构用户1.75万家,累计促成应收账款融资2.44万笔、融资金额1.31万亿元,融资笔数和融资金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