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蒲阳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都江堰市蒲阳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下,镇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目标定位,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绿色发展,聚力产业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2018年5月,入选全国最美特色小城镇50强;11月,作为全市唯一荣获“成都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乡镇党委、政府”称号,受到成都市表彰。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势头。工商税收入库84186万元,同比增长64.7%;固定资产投资2971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4464.3万元(含经开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0840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20193元,同比增长10%。
一、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一是农旅融合协调发展。举办第二届铜马沟竹笋采摘节,蒲虹公路短距徒步挑战赛、自行车爬坡赛等山地运动赛事5场次,铜马沟森林康养基地荣获省级康养基地称号,成功引进高山滑翔伞项目。深度开发林盘旅游,盘活团结社区特色农产品和林盘资源,打造李家院子特色餐饮区,创新景区联动、旅行社合作等机制,实现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完成南区“三房”建设项目用地268亩和原镇政府、兴隆街片区139亩土地的清腾工作。与圣锦投资、迈丹集团就原堰上青城项目区域打造达成合作协议,青海生茂公司完成原空疗地块方案设计;地球仓、大卫设计、汪氏蜂蜜、精庐雕塑就南溪乡村振兴项目达成入驻意向。
三是项目服务高效推进。有效化解“明豪澜庭”地块近10年来的土地“下清”和电力线路迁改等问题,确保我镇近15年来第一个投资3.5亿元、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的房地产项目顺利开工,新增税收4500余万元。在全市率先完成“三绕高速”都江堰北段蒲阳区域的拆迁腾地,完成110KV灌香线、莲花湖片区加压供水等项目线性拆迁。成立一站式服务中心,解决企业困难、诉求37个,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二、城镇品质形象不断提升
一是城镇功能更加完善。坚持全域统筹理念,高位推动重点镇建设。聘请江苏设计规划院,融入宜居宜业公园城市特点和生态价值,修订完善《都江堰市蒲阳镇总体规划(2016-2035)》《蒲阳镇城镇及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蒲阳镇城镇及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城市设计及规划导则》编制工作,科学合理布局产业新城。
二是城镇形象更加靓丽。筹措480万元,完成城镇核心区近10万平方米的拆墙透绿。筹措550万元,完成S106线城镇段基础设施改造,建成1500平方米的七星广场,完成蒲村街3520平方米的人行道铺装,完成雨污管网改造1100米,完成S106线城镇段的智能路灯安装,新建微绿地4处;修建临时停车场1300平方米;新建旅游公厕5座,改建2座。
三是城镇管理更加精细。在全市率先实施“镇、社区、商家联盟”三级街长模式,彻底根治困扰恒城市场近10年的管理顽疾。完成蒲村街特色街区和3条背街小巷打(改)造,完成大货车城镇绕行线路规划方案,有序推进交通违法行为非现场执法。蒲阳干道街区获得都江堰市“十佳最美街区”称号。
四是社区建设更显人文品质。在南溪社区,探索推行“背包办公”高效便民,开展“扫地风”凝聚人心,评选“正能量之家”引领风气。以政府引导、企业捐资和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完成了5公里的环形绿道和1座星级旅游公厕修建,3公里河道整治,4处林盘院落整治,2座便民桥修建,41户5300平方米的农房立面改造,建成1000亩观赏花卉基地,20余处文化氛围营造等工作,奠定“内引外联”三级循环绿道体系建设基础。
三、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一是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有序推进。率先建成“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创造性开展镇人大听取全镇社区主任述职和现场评议工作,被《人民权力报》和四川省人大官方网站转载报道。推行“社企校警卫商”区域联动、共建共享,引导社区与产业功能区、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开展“爱心义诊服务”、留守儿童关爱、“校园足球特色课”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