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文章来源:国资委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9-11-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抓经济工作必须把握的大前提、大逻辑。
2018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国务院还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助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勇于推进自我改革,着力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努力提升国资监管水平,有效促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改进监管方式
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等文件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准确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取消、下放、授权43项监管事项,认真开展文件清理,废止与管资本要求不相适应的制度文件,截至目前,现行有效规章27件、规范性文件217件。同时,加快建设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聚焦企业关键业务、改革重点领域、运营重要环节,强化重点事项监管,逐步建立和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实时动态监管体系,初步构建国资监管动态化、协同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新模式,监管缺位、不到位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二)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提出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2019年4月,国务院发布《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国务院国资委积极推进改革工作,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出台授权放权清单(2019年版),重点选取5大类、35项授权放权事项列入清单,将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与管住管好国有资本有机结合,最大程度调动和激发企业积极性。扩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范围, 2018年新增11家投资公司试点,使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扩大到21家,其中2家是运营公司。对新增的11家试点企业打造改革的升级版:一是调整管控模式,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在战略规划、工资总额管理、选人用人和激励机制、财务和产权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授权放权。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推动企业在聚焦主业的基础上主动作为,合理进退,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推动企业转换机制,激发内生活力。突出市场化改革导向,着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以点带面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充分发挥改革合力
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推出 “十项改革”试点。2018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开展“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遴选工作的通知》,决定选取百余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余家地方国有骨干企业实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在2018—2020年期间全面落实国有企业改革“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