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关于我市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

|   
关于我市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 ——2020年11月17日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李刚 发布日期:2020-11-24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我市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以打造北方现代服务业中心为目标,对标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服务经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实现全面提升。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工业,2013年突破50%,2019年突破60%,今年上半年达到62.3%,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 一是牵住制度的“牛鼻子”,服务业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完善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解决困难问题。建立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七大产业推进专班,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印发实施《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意见,年初下发《关于统筹抓好服务业疫情防控和有序开业复工的通知》,截至今年三季度,35个服务业行业有20个恢复增长。 二是用好改革的“冲击钻”,服务业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印发《青岛市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财富金融管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陆海多式联运等领域取得较大突破,试点工作列19个城市第7位。出台创投风投十条,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全市境内外过会及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1家,稳居全省首位。青岛港生产服务型(港口型)、上合示范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全部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先后获评全国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等国家级试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三是把握开放的“新风口”,服务业发展能级不断提升。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106项试点任务已实施96项、实施率超九成。先后选派2批干部赴上海专业实训,将现代服务业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形成了一批青沪产业互动平台。获批国家全面深化服务业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19年,我市服务进出口839.9亿元,同比增长8.4%,规模占全省35.3%。 四是增强创新的“源动力”,服务业产业结构不断改善。海尔日日顺、伟东云教育、海信聚好看等8家获评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初步构建起服务业创新发展高地。近年共有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领域21名人才获评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新选育海尔卡奥斯、中创物流、亿联客等10家服务业新金花企业,配套出台培育行动计划。2019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697.42亿元,增长7.1%,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1.7%。 五是搭建融合的“大平台”,服务业高端要素不断汇集。城阳区和海尔集团等3家企业获评全国首批两业融合试点区域和试点企业,数量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出台《青岛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初步构建起国家、省、市三级服务业集聚区梯次发展格局。克服疫情影响,举办近300场较大规模展览、会议、节庆活动。组建全市行业协会商会联盟,涵盖112家重点经济类商协会,搭建起政商合作的新平台。 六是打造包容的“新生态”,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对世纪瑞丰等首次入选山东100强企业和营业收入过50亿元企业给予资金奖励。疫情期间,提前下发市场主体培育奖励资金1.8亿元,整体进度比往年提前4个月,解决近千家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 二、存在问题 一是总体实力不够强。从总量看,2019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7位,距广州、深圳等城市还有不小差距。从增速看,2019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在副省级城市中列第5位。 二是市场主体培育存在短板。2019年,全市共有服务业市场主体128.5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82.5%,而2017年深圳服务业市场主体已达242.8万户,占比91.3%。2019年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中,杭州、南京分别有24家、11家企业入围,我市仅有8家。 三是结构不够优化。2019年,我市三大传统服务业占比为24.2%,较杭州、南京等城市明显偏高。同时,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发展相对落后。 四是发展环境仍需提升。在政策先行先试方面,明显落后于上海、深圳等城市。“放管服”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医疗、教育、文化、科技市场化水平不高,公共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