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情况的专题 调研报告
|
关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
2008年,国务院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中央财政相应设立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用于替代原养路费等“六费”,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此项改革对于建立规范、透明、公平分担的交通税费制度,依法筹措交通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资金,促进交通节能减排、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做好改革情况评估工作,常山交通就常山县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相关资金收支、分配、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一)公路水路建管养支出情况
2009-2019年,常山县通过中央财政下达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资金(含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地方自有资金在公路和水路养护方面的支出总额为92483.43万元。其中,部省财政资金安排78153.52万元,市县自有资金安排14329.91万元,主要用于县域内公路日常养护、大中修和小修保养等工程,公路水路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支出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的目标,上级和地方投入比例都在逐年增长。按照常山县“十四五”期间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重大项目情况,预计十四五期间常山公路建设和管理投资总额在100亿元。
(二)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债务清偿情况
常山县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时间为2010年2月18日,取消收费的里程为31.65公里,取消收费时原有债务总规模为24421.45万元,其中中央锁定的债务规模是24421.45万元,债务偿还资金来源为中央撤站补助资金、省补资金和常山县财政保障。截止2016年1月,所有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债务已清偿完毕。截止2019年底剩余债务规模为零。
二、改革成效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常山县紧抓全省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创建契机,加快实施美丽公路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实现公路交通对沿线旅游业、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特色村庄等辐射和带动作用。一是科学规划引领。制定研究《常山县美丽公路总体规划》,做足“交通+”文章,着眼秀美资源,打造351国道、205国道、大白线等6条自然风景走廊;服务转型发展,打造S221省道和320国道二改一2条赏石产业走廊;保障民生共享,打造沿江公路、上红线等3条生态富民走廊,总计规划美丽公路创建240公里,投资42.99亿元,将沿线的美丽乡村立面整治,景观节点建设、特色小镇等工作统一纳入,为我县“东接新衢州,慢城大花园”行动计划提供重要支持。截止目前,完成建设235公里,累计完成投资40.42亿元。二是强化日常养护。通过积极探索,推行市场化养护,打破“上路管养”旧模式,将“农村公路日常管养”与“四个平台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对行政资源的整合共享、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创新性的建立了农村公路“平台式管养”新模式,管理日趋精细化,融入四个平台的农村公路管养模式对推动我县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的建设意义重大。三是创新管理办法。为有效解决美丽公路灾毁修复资金短缺、修复速度慢等难题,2020年5月份,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衢州市分公司签订农村公路财产保险合同,内容涵盖农村公路财产一切险、公众责任险、附加盗抢险等,促进了我县农村公路管养健康向前发展。(截止目前,常山县农村公路财产保险总保费376.7万元,共发生上边坡塌方400余处,上边坡塌方25余处,挡墙坍塌50余处,桥梁损毁一座,定损金额1000余万元,赔付率约265.5%。)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支付形式的变更,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尤其是财政部门对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和管理的责任意识,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省级监管力度不够问题。二是增加了公路养护资金使用透明度,有利于加深地方政府、公众对交通行业的了解,增强地方财政对交通行业支持力度,促进各地交通事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三是有利于促进地方积极筹措财政资金,或通过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缓解行业资金不足的问题,维护行业稳定。四是有利于促进养护工程费制度的实施,实行标准的养护工程费计价和结算制度,从而有力推进各地公路养护机制的工作转换。五是有利于通过《预算法》约束和规范各地使用管理公路养护资金的行为,促进地方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为公路养护资金专项用于公路养护提供制度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
(一)公路养护方面
1.将公路养护资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