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关于当前基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这次多方式全方位对基层建设现状进行全面深入调研,充分体现了集团军首长和机关对基层建设的高度重视。接到集团军通知后,我们把这次调研作为帮抓指导基层的重要契机,迅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调研小组,先后采取座谈了解、问卷调查、理论测试、综合检查、网上征询等方法,对基层建设现状进行全面深入调研。此次调研涵盖全团所有建制非建制单位、各职级各类型官兵,力求掌握最直接最全面的资料。问卷调查共涉及X个建制连、X个营部以及卫生队,共X个单位X人,其中干部X人、士官X人、义务兵X人,分别占现有人数的X%、X%、X%。理论测试参加X个建制连和卫生队,共有X人,其中干部X人、士官X人、义务兵X人。分别到X个建制营和直属队召开座谈会,参加干部X人、士官X人、义务兵X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理论武装问题 (一)基本情况 我们始终把基层理论武装作为部队建设的一件大事紧抓不放。党委机关每两月落实X天理论学习,至少组织X次学习成果交流。今年我团分两次对基层干部进行了理论轮训,每期X天,轮训率X%。认真抓了“X式”理论骨干队伍建设,目前全团X个建制连和卫生队都有X名“X式”理论骨干,X个建制班各有X名理论小骨干,其中大学生士兵占X%。今年X月,X连大学生战士X在师组织的“X式”理论骨干授课比武中获得第一名。在学习方法上,研究探索出了“故事化讲解、生活化学习、网络化交流”的路子,X连先后在总部、军区介绍了经验。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部分官兵理论学习热情不高。有三种倾向:一是认识有偏差。X%的官兵认为理论学习枯燥,学起来“没意思”;X%的官兵认为学理论对自己的成长进步关系不大或无关,不学理论照样能干好工作,一名战士在问卷中写道:“学理论是玩虚的,不如干点实实在在的工作容易出成绩”。有的基层干部把理论学习当成软指标,我们查阅了X名干部的半年工作总结,有X人将“理论学习抓得不紧”作为问题。二是有畏难情绪。X%的干部和X%的战士感到理论深奥、难懂,学起来比较吃力。全团目前初中文化有X人,占X%,还有X名少数民族战士只有小学文化,这部分战士连写家信、发短信、记笔记都感到困难,对理论学习有抵触心理。三是有应付现象。X%的官兵认为,理论学习就是平时抄抄笔记、考前背背观点,考试能过关就行。抽查X名干部的理论学习笔记时发现,有X名干部只记了题目和大标题,还有X名干部心得体会联系实际不紧。 理论学习制度落实不够严格。根据上级要求,每周六上午和每月第一、第三周教育日下午为固定理论学习时间。但在检查中发现,能够按这一要求组织理论学习的连队只占三分之一,X%的战士不知道周六上午是集中组织理论学习时间。部分官兵自学制度坚持不严格,X%的官兵认为“没有时间自学”,X个连队战士的自学计划是统一制定的,X个连队记录内容是一样的,缺乏针对性。检查全团X名干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质量高的有X篇,占X%;质量一般的有X篇,占X%;有抄袭痕迹的X篇,占X%,其中X篇原文照搬。在对X名基层官兵读书情况的调查中,一年内没读过书的,干部为X%、战士为X%;读过X本书的,干部为X%、战士为X%;读过X本书的,干部为X%、战士为X%;读过X本书的,干部为X%、战士为X%;读过X本以上的,干部为X%、战士为X%。最喜欢阅读的类型,干部依次为文学类、军事类、理论、网络小说和武侠小说;战士依次为军事类、文学类、网络小说、理论和武侠小说。各单位对理论骨干的选拔培养不够,全团X名“X式”理论骨干,参加过师以上集训的目前保留了X人,其余X名因考学、集训而调整;X名理论骨干对自己的职责不是很清楚,X%的干部和X%的战士认为他们发挥作用一般。 理论学习方法手段单一。有两种倾向:一是照本宣科。X%的官兵反映,当前基层理论学习忽视大家在文化素养、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煮“大锅饭”,直接导致想听的课听不到,听到的听不懂。X%的战士反映指导员经常性教育针对性不强,X%的战士感到连队理论学习效果一般。从X名干部和X名战士的理论考核情况来看,优秀的占X%,良好的占X%,及格的有X%,不合格的还有X%。二是被动应付。有的单位理论学习缺乏主动,上级让学什么就学什么,机关考核什么就学什么,有时忽视了官兵理性思维和理想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