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关于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进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的“四化”协同发展新阶段,并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带动经济复苏的关键抓手,是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是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和生产力。“十四五”规划和 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面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谁把握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就掌握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今年3 月,根据市政府朱健市长的指示精神和《2021年度市政协协商与监督工作计划》安排,市政协由X主席挂帅出征、亲自安排部署、亲自调研指导、亲自提出思路,X副主席参与,市政协经科外事委组织市相关部门单位及专家学者组成课题调研组,深入全市相关单位、园区和企业调查研究,并前往X市、X市、X市等地考察学习,较为全面掌握了情况、摸清了家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一)数字经济总体来势看好。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已连续 3 年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全国 97 位、全省第 2 位)。2020年全市数字经济总量约 877 亿元,占 GDP比重约 25%,其中数字产业化规模约为 175 亿元,产业数字化规模约为 702 亿元。数字产业化中,电子信息制造业有规模以上企业36 家,实现产值 120 亿元;电信业有规模以上企业 14 家,实现产值 44.7 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规模以上企业 22 家,实现产值 7.5 亿元;互联网行业有规模以上企业 10 家,实现产值 2.7 亿元。产业数字化方面,目前我市在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智能制造、上云上平台等领域均有突破,产业生态欣欣向荣。(二)X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我市是X省互联网枢纽中心,也是全国骨干互联网 32个一级节点城市之一,总带宽达到 16330G,本地地域出口带宽达 6400G。自 2014 年以来,我市投入 8 个多亿打造“数字X”及政务数据中心建设。去年全市建成并开通5G 基站 1930 个,基本实现城区和各县市区主城区 5G 网络全覆盖。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及应用场景等均有了长足发展,我市“5G+工业互联网”在特变电工、工业富联智造谷、金杯电工等多个企业实现应用,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推广。(三)X数据采集共享稳步推进。目前,我市已完成 23 个部门的信息资源目录梳理和数据采集,并与国家 8 个部委有 32 个数据接口,汇聚数据 10 亿余条。同时,我市已被列入省内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互联互通试点城市,国、省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将优先为试点城市提供数据落地和系统对接。(四)X示范区域发展初见成效。投资近 100 亿,打造以数字经济创新引领的全长 23 公里,两厢覆盖面积 50 平方公里的X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布局45 个数字产业园区。目前已有湘南湘西高新软件产业园、高新电商产业园、颐高数字产业园等17 个产业园区竣工并陆续投入使用,引进了华为、中兴、腾讯、博思软件、科大讯飞等30 余家数字经济引领型企业,汇聚了 860 个数字经济成长型企业,落地数字经济重大产业项目18 个。今年又成立了 30 亿数字经济母基金,并获得国开行、农发行 50 亿元的数字经济发展贷款,与华融湘江银行合作发行了 20亿元 “双创债券”。这些资金的注入,将为X大道数字经济走廊的腾飞插上强劲的翅膀。祝融学院、大数据科技传播与应用高峰论坛及社交电商X峰会等,其影响力不断扩大,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均步入发展“快车道”。二、存在的短板和困难来近年,我市数字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突破,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和现代产业强市目标还不相匹配,存在短板和不足。(一)X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发展意识不强。数字经济是典型的新经济,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部分干部群众以及企业主体对数字经济的认识还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有的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是新鲜事物,投入大、周期长、成效不明显,只适合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中小城市没有发展的必要。另一方面,有的对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什么是数字经济、如何发展数字经济、如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