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县民政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
2021年全县民政工作会议工作报告各位领导、同志们: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站在新征程、新起点,我们在这里召开2021年全县民政工作大会。主要任务是:仔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与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仔细落实2021年国家、省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0年全县民政工作成绩,部署安排2021年民政工作。接下来,我从两个个方面作以报告:一、2020年工作回顾2020年,注定是刻骨铭心的一年。如果要为2020年写一句评语,最恰切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中说的“每自己都了不起!”。这一年,XX民政始终坚守生命至上的理念,驰而不息地深化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社会服务改革创新,抓着重、补软肋、促创新、惠民生,充分彰显了民政担当。(一)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新冠疫情暴发至今,民政发挥了减压器、稳压器、调节器作用,把“一贫一残、一老一小、一婚一丧、一社一慈”等着重对象、着重场所、着重机构作为主抓手,全力当好关爱帮扶、兜底保障、社会服务与常态化防控工作。先后下发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生活保障、疫情生活物资资金、运营补贴、临时救助等各类救助物资与资金XX万多元,切实保障了疫情时期全县特别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采取封闭式管理,全面守住了民政服务机构“零感染”的底线。县慈善会率先在全网发布《抗击疫情募捐倡议书》,汇集各界爱心XXX万元,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持的保障。采取“五社一心”联动服务方式,对全县社区工作者、精神病障碍人员、特别群体特别是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等着重人群,开展心理疏导,增进疫后社区秩序恢复与社会与谐稳定。(二)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任务圆满完成。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肩负着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一年,我们着力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强化信息比对,建立着重对象预警机制与动态监测机制,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XX亿元,保证了兜底保障不落一人,实现了“应保尽保”。持续推动低保审核审批权限全面委托下放各乡镇(开发区),让乡镇“一门受理”,保证困难群众申请救助第一时间得到受理审核审批。开辟“救急难”临时救助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三项政策的综合作用。将社会救助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切实做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织密筑牢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最后一道防线。“三留守”人员关爱体系更加健全。充分发挥县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牵头作用,持续加大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力度,保证关爱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监管网络,每季度动态更新一次数据,保证精准定位到村、精准识别到户、精准建档到人。XXX个村(居)共配备XX名儿童督导员,XX名儿童主任。建立健全活动阵地,建成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XX个,留守儿童示范活动中心X个。投入X万元为全县农村“三留守”人员与困难儿童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与妇女重疾保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社会组织,对特别困难群体特殊是三留守人员进行关心关爱与心理疏导,对高龄独居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定期上门探望。开展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童伴妈妈”工程落户我县X个村,为关爱留守儿童提供更多保护。(三)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内容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监督管理常规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民生实事,十个具有示范功能的养老服务试点,全面建成运营,提供了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X张,有效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盘活了养老机构资源,提升养老床位利用率。根据“设施准绳化、庭院田园化、内务宾馆化、服务精细化”的目标,持续对全县农村福利院进行全面提档升级。推动了医养结合,公建民营,提升多样化服务水平。县老年公寓和县中医院医养融合成立颐瑞园养护中心,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