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2021年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局机关)

|   
2021年,市乡村振兴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统一思想和行动,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振兴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树立“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鲜明导向,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一、坚持不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任务,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坚决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一是常态化做好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预警。乡村振兴局牵头,与应急、卫健、农业农村、人社等xx个部门联动形成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从责任落实、人员配备、业务培训、排查整改、联动预警、帮扶走访、督查推进“七个到位”着力,抓细抓实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二是严要求做好驻村帮扶结对帮扶。严格驻村工作队员管理,坚持党员干部联系困难群众制度,继续保持与所有脱贫人口的结对关系,对新识别的“三类人员”(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优先安排领导干部重点结对帮扶。三是高标准做好政策衔接落实。重点关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及饮水安全、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政策调整优化和有效衔接。持续发力做好稳岗就业工作。一是切实稳定外出就业,发挥好省外劳务对接机制和省内就业帮扶基地等作用,持续加大脱贫人口劳务输出力度。二是积极拓展就地就业渠道,继续办好就业帮扶车间,统筹用好公益岗位,抓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继续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更多脱贫人口在当地就业。三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重点加强脱贫家庭“两后生”的培训,增强稳定就业能力。扎实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一是抓好稳定增收工作。全面摸清搬迁脱贫人口就业底子并建立台账,多渠道促进稳定就业。把安置点的产业项目优先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二是抓好社区治理工作。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作为乡村治理的重点区域,强化属地管理,健全组织体系,注重教育引导,推进移风易俗,促进社会融入。三是抓好权益保障工作。做好政策转接,保障搬迁群众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社会保障等权益。二、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要按照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和“五大振兴”的要求,全面抓好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持续用力抓好产业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抓住产业发展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必须将发展产业摆在乡村振兴重中之重的位置。一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依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市场导向,着眼于乡村产业的整体提升和长远发展,科学做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乡村产业朝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二是培育发展“xx”特色。以特色水果产业和油茶、中药材两大支柱产业为依托,做好新建和品改及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到xxxx年,全市柑橘类水果栽掊面积达xx万亩,油茶种植面积达到xx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xx万亩。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推动要素跨界配置、产业跨界重组、主体跨界联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一是抓紧编制好村庄规划。村庄规划要突出实用性,保留个性特色,防止“千村一面”。县乡党委政府要进行严格把关。二是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五治”“六无一全”集中整治为抓手,重点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一批美丽宜居乡村。三是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统筹抓好农村水电路气讯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以群众需要为导向,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以“一核四治”为抓手推进乡风治理和乡风文明。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以自治发力环境治理,依托乡贤理事会,用好《村规民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以德治助推乡风文明。依托乡风文明理事会,组建乡(镇)、村(社区)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道德模范、乡贤能人和创业返乡人员、“五老”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