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2025年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前一阶段示范带建设的成效与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目标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补短强弱,狠抓落地见效,以示范带的率先突破,辐射带动全市乡村实现全域美丽蝶变,奋力开创*市“三农”工作新局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落实全面振兴部署的先行棋和突破口。自这项工作启动以来,各区县、各部门积极行动,广大干部群众热情参与,示范带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批规划起点高、产业特色明、带动能力强的示范片区初步显现,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在*片区,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在*河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在*故里,传统村落的活化利用探索出了新的路径。可以说,一幅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的动人画卷正在*大地上徐徐展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一些地方对示范带建设的战略意义认识还不够深刻,将其等同于一般的项目建设,缺乏系统性谋划和全局性考量;部分区域的产业培育仍停留在“小而散”的层面,产业链条短,品牌不响亮,联农带农机制不够紧密;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盆景”现象,示范点之外的区域改善不明显,“脏乱差”问题时有反弹;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农村综合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不强,“沉睡”的资源资产尚未被充分激活。这些问题,既是制约示范带“成色”的关键,也是影响乡村全面振兴的瓶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拿出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下面,围绕坚持补短强弱、狠抓落地见效,以“带”的突破引领“面”的提升,我讲四点意见。
一、聚焦产业兴旺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