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XX同志在XX镇新入职人员座谈会上的发言

|   

 

XX同志在XX镇新入职人员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两天前,镇里为我们新入职的同志们精心组织了“融入启航担当”主题座谈会,XX书记和各位前辈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至今依然在耳畔回响,让我深受触动,也引发了我一连串的深入思考。作为一名刚刚踏上基层工作岗位的新兵,内心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难免存在一丝茫然与忐忑。

今天的发言,我不想汇报自己浅薄的工作成绩,更希望以一名求学者、探索者的姿态,向各位领导和前辈汇报我个人在座谈会后的几点不成熟的心得感悟,主要聚焦于感受、反思与未来努力的方向。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批评与指正。

一、关于“融入”的再思考从“身份接纳”到“心神归属”

座谈会上的“破冰融情”环节,让我们八位新同事迅速褪去了彼此间的陌生感,各位前辈的亲切关怀也让我们感受到了XX镇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这无疑是在组织层面帮助我们完成了身份的“融入”。然而,我深知,真正的融入,远不止于此。它不仅仅是人事关系落在XX镇,更是思想情感、工作状态与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实现深度链接,寻找到一种“心神归属感”。

初到XX镇的这些天,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不算作一个“外来者”?XX书记要求我们加快角色转变,我想这其中最核心的,便是心态的转变。过去作为学生,我们习惯于接受知识、完成课业,思维模式是相对单向的。而今成为一名基层干部,面对的是千头万绪的村情民意,是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如果仅仅将自己定位为一名任务的执行者,被动地“等活干”,那么即便工作再久,也可能只是一个游离于工作核心之外的“局外人”。

前辈在分享中提到“遇到复杂问题时,多站在群众角度思考”,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这正是在提醒我们,融入的根本路径在于“向下扎根”。真正的融入,是当你在规划一项工作时,脑海里能浮现出XX村李大爷家门口那条需要硬化的泥路;是当你在撰写一份材料时,心里能装着XX村王大姐对于合作社分红的期盼。这种融入,源自于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因此,对我而言,下一步“融入”的功课,重点在于实现三个“主动”: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完整下载本文需要VIP会员才能下载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