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姜沛民:在第35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暨立德树人论坛上的讲话

|   
在第35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暨立德树人论坛上的讲话 姜沛民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第35个教师节。首先请允许我,怀着感恩之情和深深谢意,向多年来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上辛苦耕耘的全体教师以及在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广大教职员工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节日的祝福!向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刚刚加入学校大家庭的新教师们表示诚挚的欢迎! 教育的普及和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之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也充分体现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教育事业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教师职业的崇高地位和教师队伍的神圣职责。特别是2018年全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是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新时代教育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教师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教师从事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承载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重任。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在新中国70华诞来临之际,学校举办教师节表彰和立德树人论坛活动意义重大。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农业大学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时期都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广大教师是学校事业发展的见证者、践行者,也是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见证者、践行者。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学校百年发展历史,更好地了解农大教师的使命和担当。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辉煌历史的高校。建校百余年来,从“五四”运动挺立潮头到提出开发南泥湾的科学建议;从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到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国立农业大学;从要“对新中国的农业和农业教育树立新榜样”到“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经历了辉煌的发展历程。百年来,风雨兼程,一路前行,农大师生从“教民稼穑”的艰辛努力中走来,从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延安走来,从太行山上 “人民的农大”走来,始终站在爱国与革命的前列,甘愿扛起强农兴国的责任与担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农大拥有教授、副教授64人,36人曾从美、英、德、日等国学成回国,23人获得博士学位。10位教师被评为当时的全国一级教授,人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二。1956年,农大被确定为第一批6所全国性重点大学之一。此后,国家几次确定重点大学名单,无论是“211”、“985”还是现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农大一直名列前茅。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深厚积淀的高校。早在1914年,学校就设立了农学、林学、兽医学、蚕业学和水产学5科。50年代初期,以戴芳澜、俞大绂、沈其益等十位一级教授为代表的二百余位教师,建立了农学、园艺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畜牧学、兽医学、森林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机械学等11个系,基本奠定了新中国农业高等教育体系的学科基础。这些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将爱国精神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孜孜不倦开展探索工作,为农业学科发展和农业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引领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前进的方向。时至今日,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9个学科被列为“双一流”建设学科,A+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排名第6,农业科学进入ESI前万分之一。2000年以来,我校国家科学技术奖累计数量42项,排名全国第11位。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优良传统的高校。在“解民生之多艰”精神的感召下,农大师生总能够在国家危难、人民需要、民族召唤的关键时刻挺身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