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虎:在惠农区第三十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
在惠农区第三十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王万虎
(2014年9月9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区委、政府在这里召开会议,隆重表彰一批先进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及尊师重教模范,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激励广大教师热爱教育工作,增强献身教育事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值此,我代表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向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亲切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惠农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也是我区教育工作加快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全区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好发展,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办学条件大幅改善。2013年以来,先后多渠道筹措资金4500多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建成并投入使用了棚户区幼儿园、小学、中学,第四中学顺利实施搬迁。二是教师队伍焕发活力。公开招聘了444名年轻的特岗教师,师资结构更加合理、队伍活力更加显现。三是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标有了很大提升,顺利通过自治区、石嘴山市的评估验收,惠农小学获得2014年“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称号,全区中考成绩喜人,高中教育优势持续增强,教育资源已成为宁北和蒙西地区桥头堡城市的强大优势。总体来说,区委、区政府是肯定的,广大群众也是满意的。
各位老师、同志们,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关系着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的未来。李克强总理曾讲过,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更加注重依靠“人才红利”,这就是说一靠教育、二靠科技。当前,我区正处于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新惠农,打造惠农经济升级版,也迫切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着力培育一大批优秀人才,造就一大批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的建设者,以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助推经济社会的大前进。借此机会,我讲3点意见。
一、把握“三个标准”,着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最广泛的社会事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社会的需求,更是群众的期盼。那么,何为“人民满意的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3个要点,那就是优质、全面、公平。
优质,就是要保证质量,形成品牌。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成败的风向标,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优质的教育,就是有品牌的教育。需要我们着力以“培养名教师、造就名校长、打造名学校”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在全市、全自治区乃至西北地区都叫得响的品牌教师、品牌校长、品牌学校,不断提升惠农教育质量,打响惠农教育品牌。要积极培育一批名教师,通过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组织技能比武、听课评课等活动,不断开阔教师视野,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逐步构建起一支庞大的名师队伍。要着力选树一批名校长,一名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要坚持在一线选校长、凭实绩用校长、靠制度管校长,以高素质的校长队伍,带动教育发展、品牌建设。要全面建设一批名学校,要进一步擦亮惠农教育这块金字招牌,吸引更多的人才向惠农集聚,打造惠农教育发展的强大优势。
全面,就是要着眼长远,立德树人。教育是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基的工程。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我们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要结合惠农发展实际,让孩子们从家乡的变化中、从党和政府的关怀中,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要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搞清“为谁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的问题,切实帮助学校解决一些利发展、促和谐的实事,帮助广大师生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解决好学生、家长最关心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