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常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_摘要
|
常州日报/2019 年/1 月/22 日/第 A01 版
政协常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
——俞志平在政协常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2018 年是市政协协商民主体系和制度化建设日趋完善、履职工作质效不断提升的一年。一年 来,市政协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 用,以高质量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政治意识,坚持正确方向。着力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引导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 各界人士,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进政协工作 高质量发展。自觉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 面,以党建引领政协自身建设,推动形成以党建带队伍、促履职的良好局面。
围绕改革发展,积极协商资政。为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聚焦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提出要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融合发展等一系列建议;主 席会议分别就“深度开发历史名人资源,放大常州历史名人效应”和“拓展民间对外交往,提升 常州城市形象”进行专题协商。为全面深化改革协商建言,就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一流营 商环境,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提 出建议。
坚持履职为民,增进民生福祉。助推民生改善,持续关注养老事业发展,聚焦居家养老、优 化养老服务供给的 12 条对策建议得到汪泉书记充分肯定;关注处于生活和发展困境的各类群体, 就环卫职工劳动环境保障、棚户区改造等进行视察调研,助力补齐民生短板。建言全面素质教育, 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家校合作共教共育”专题调研,还围绕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 衡化发展、特殊教育发展等,进行调研视察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教育实现全面发展。
发挥职能优势,助推决策落地。推进专项民主监督,把“推进综合港务区建设”专项民主监 督工作纳入市委 2018 年专项督查项目,建议得到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充分吸收采纳。提高 提案工作质量,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缓解沿街学校交通拥堵问题等提案,为我市出台“既有 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推出“定制公交+校车”学生出行专车模式提供了有效参考。加强视察、 社情民意工作,围绕乡村振兴、“健康常州”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组织委员开展视察调研活 动并建言。农工党市委报送的《建议加强和完善司法网拍商品信息管理》信息得到江苏省高院的 高度重视,有效促进了全省司法网拍工作规范化。
加强团结合作,汇聚各方力量。营造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有计划地联合有关民主党派开展 专题调研,邀请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参加政协活动,积极配 合开展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政协“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民主监督等活动 30 多 项。认真做好文史资料与宣传工作,编撰出版“常州文史故事丛书”《工匠精神话常州》,汇编《梦 幻 40 年: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资料专辑,积极开展我市口述史研究工作,推进政协文史馆新 馆建设。
坚持固本强身,提高履职能力。深化制度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 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政协工作的规范、流程和机制,先后制定、修订《提案 审查工作细则》《委员履职量化考核细则》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加强委员服务管理,制定和完善 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双联系”制度,探索建立专委会引领界别组、界别组带 动委员履职的联动机制,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19 个界别组形成了 20 篇有质量的调研报告。
新的一年,市政协将以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奋力开创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目标,牢 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方位,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积极建言资政,切
实担负起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使命,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作出人民政协应有的贡献。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在广泛凝聚共识、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发挥更大作用。坚持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完善建言资政和凝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