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穗:在广州市会展业(上海)推介会上的致辞
|
在广州市会展业(上海)推介会上的致辞
赵小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 今天我们沪穗联手,两地会展业内人士相聚美丽的黄浦江畔,共话合作情谊,共商发展大计,我感到非常高兴、无比激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广州市会展工作领导小组、广州市经贸委向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参加广州市会展业(上海)推介会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媒体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向给予本次推介会大力支持的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表示衷心感谢!
穗沪之间、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历来的经贸合作交流关系都极为密切。上海老大哥一直是全国的龙头,一直是广州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去年,作为五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上海成功举办了全球瞩目的世博会、同样作为五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广州成功举办了亚运会,进一步提升了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两地会展业的发展与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基于长三角、珠三角、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今天的推介会,又是学习交流会,借这个机会我们学习上海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的新经验、新做法。这里,我简明扼要、真诚负责地向朋友们介绍广州会展业蕴藏的巨大商机,可概括为“四个适宜”:
广州拥有最适宜会展业发展的市场基础。广州是闻名中外的千年商都,商贸文化源远流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20多年位居全国第三,预计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商品市场繁荣活跃,同时在加快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的进程中,广州作为核心城市,配置市场资源的功能日益增强。
广州拥有最适宜会展业发展的“软环境”。广州会展底蕴深厚,从十三行到广交会,从“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到国家中心城市,城市发展始终与会展共繁荣。广州经济基础雄厚,行业门类齐全,连续二十多年都是国家第三大经济城市,并荣登福布斯“2010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榜首。目前广州在全力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强化商务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主导功能,这将为会展业发展打下更扎实的产业基础。同时,广州成立了以广州市经贸委牵头的广州市会展业管理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广州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广州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等系列文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落户广州的全国性、国际性优质品牌展会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在广州新创办(即首届举办)的专业展、在广州连续办展10年以上、展览面积规模有较大提升的展览等,给予一定的场租补助或一次性奖励;对成长型、战略型、创新型中小会展项目和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可以说,广州从产业基础、政策指引、资金扶持等方面,为会展业大发展大提升构建了一流的“软环境”。
广州拥有最适宜会展业发展的“硬环境”。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城市建设以及发展载体。借助亚运契机,广州城市环境面貌“十年大变”完美收官,“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美、城更靓”,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向世人展现了千年羊城、南国明珠的无穷魅力。广州拥有“海陆空信”立体运输系统(最大的国际贸易中枢港广州港、国内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白云国际机场、亚洲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站场广州新客站、国际信息通信交换枢纽地位),适宜海内外机构和个人来穗参展和参会。广州拥有超70万平方米的会展场馆和亚洲最大的现代化展览中心——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拥有琶洲国际商务会展核心功能区、流花会展区、白云新城会议功能区三大主要会展功能集聚区;广州近3年来主要展览面积年均增长超过40%,位全国前列。拥有“中国第一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拥有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广州博览会以及汽车、照明、塑料橡胶、设计、机械装备、美容美发化妆用品、家具、建筑装饰、酒店用品、鞋类皮革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品牌综合展和覆盖29个门类品牌专业商务展。“十二五”时期,广州充满活力,在喜迎海内外机构和个人来广州参展、参会甚至长远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上,我真诚、真心、真实地告诉上海师长和业内朋友们,“我们为你们服务准备好了”!
广州正在打造最适宜会展业发展的“高端人才洼地”。后亚运时期,广州已进入城市环境、吸引力和市民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