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宁海县政府工作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21日在宁海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滕安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敢担当、要积极、抓具体”的工作导向,大力开展争先创优行动,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9%,建设“双优”宁海、推进“四大革新”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狠抓产业革新,实业立县进一步夯实。以精准施策对冲疫情影响,启动“365”工业产业升级计划、“215”工业企业培育工程、“333”服务业提升工程和“3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同步优化产业政策,政银企协同共克时艰,落实“五减”资金7.4亿元,新增减税降费10.5亿元,民营企业贷款增量是上年的2.3倍,全年企业上市2家,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创成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一是产业创新升级步伐加快。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新获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1个、市级以上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6家,推动个转企199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新增上云企业400家,入围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家、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4家和省级数字化车间4个。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上榜省级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5项,新增“浙江制造”标准6项,创成首批国家级消费品(文教用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得力集团成为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东方日升获评宁波市政府质量奖。抢抓电商拓市、直播带货等风口,组织全民消费季、金秋购物节等活动,政商联动发放各类消费券5400万元,商品销售总额增长6%,网络零售额增长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扭负为正。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全省首创乡村集士驿站,国家4A级综合物流企业实现零突破。海关公用型保税仓揭牌运营,出口信保覆盖面达到55%,货物出口总额逆势增长8%。二是产业绿色发展更为明显。启动“全域旅游再出发”专项行动,率先与省文旅厅开展文旅融合战略协作,大庄温泉乡根小镇等63个文旅项目加速推进,深甽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通过复评,前童古镇创“5A”景区、十里红妆小镇和宁海湾海岛休闲度假项目列入浙东唐诗之路建设重点,获评长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全域旅游绿色发展经验在全国交流。生态农业加速提质,“宁海珍鲜”注册成为全市首个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青蟹苗种工厂化规模繁育实现国内零突破,“望海茶1号”喜获国家新品种权证书,岔路黑猪省级原种场投入运行,胡陈乡获评省级特色农业强镇。三是产业集聚水平持续提升。“一湾一区一带”发展齐头并进,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新引进产业项目11个,布局楼宇经济项目3个,宁海通用机场一期开工建设。生物医药“星耀计划”启动实施,生物药CDMO中试共享技术服务平台等项目签约落地,抗癌一类创新药进入临床研究。科技园区标准厂房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中乌合作平台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铜钛合金系列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西店滨海工业区邻里中心、吉德电器衣物护理机生产线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黄坛镇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三门湾现代农业开发区创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浙江万里学院宁波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开工建设,引进包振民院士团队合作共建博士后工作站,高密度零排放对虾养殖创新基地建成投产。
(二)狠抓城市革新,群众生活进一步和美。以城市站位谋划推进县域发展,着眼内外兼修、全域美丽和基本民生,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全省大花园示范县创建单位。一是城乡发展更为协调。中心城区建新改旧步伐加快,环天明湖、水角凌、城隍庙和老棉纺厂等区块加快开发,老客运站、科技园区原办公地等完成拆迁,园丁楼、正学公寓、腾达小区完成改造,新增停车位2813个。实施美丽城镇“一镇一方案”,210个小城镇项目顺利推进,前童镇成为首批省级美丽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