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密市政府工作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3日在新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新密市人民政府市长 程 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发展成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新密发展历程中极其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郑州市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阶段胜利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成果。实力更强。我市位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62位、工业百强县(市)第59位、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第65位,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7位、河南省第3位。气质更佳。接连创成国家卫生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省森林城市、省园林城市,多年夙愿今朝梦圆。喜获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县(市)、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百强县(市)。活力更足。成功举办2020中国(河南)国际大学生云上时装周、中国(河南)首届白银文化博览会、首届中原美妆节等重大盛会活动,新密发展越来越美好、人民越来越自信。
(一)在大战“疫”中稳增长,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生产生活秩序平稳恢复,经济运行回归常态。快速动员打好“阻击战”。第一时间启动抗疫应急响应机制,市委政府坚强领导、人大政协密切配合、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各级各部门履职尽责、基层党组织全面响应、广大党员干部一线冲锋、社会各方面全力支持,构筑了高效严密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体系。全面落实“四早”“四集中”,推行“基层首诊、逐级转诊、分区就诊、定点救治”,坚决守住疫情防控风险防线,成为郑州市本地病例最少和“零增长”时间最长的县(市)。常态防控打好“阵地战”。严格落实精细精准措施,慎终如始抓牢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累计排查6万余人,有效防止了疫情输入反弹。1个月内建成万神山等10家医疗物资企业,叫响了“新密速度”,展现了“新密力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干部、爱心企业、社会人士等踊跃捐款捐物合计3900多万元,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向意大利巴兰扎泰市捐赠送达了2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彰显了特殊困难时期的中意情深,人民日报以《友城情谊重》为题予以报道。恢复经济打好“攻坚战”。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持续开展“三送一强”“一联三帮”,狠抓“七到企业”,力促复产达产。累计帮扶企业(工程)6626家,减免缓退各类税费53.7亿元,提供资金支持257亿元。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在郑州市考核中多次位列先进,我市派驻郑州市健康关爱中心专班连续四次获评郑州市优秀单位。全年生产总值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8亿元,增长4.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86亿元,比年初增长17%,有力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向好。
(二)在大创新中促转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突出工业(制造业)强市、文旅兴市导向,推进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双联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呈现加速度。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等专项行动,施密特电梯、国家863科技创新园等128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被评为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1个、乡村旅游特色村2个、休闲观光园区2个。接待游客6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6亿元。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动物王国、冰雪酒店等项目逆势开业,“十一”期间营业收入达到8970万元,名列全省景区第一。伏羲山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建设高标准农田1.4万亩,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精品园1个,休闲农业总收入1.2亿元,荣获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市产业集聚区新建续建风尚企业新城创新产业园、同赢服装企业总部港等投资亿元以上项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