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高校组织部长在全市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   
高校组织部长在全市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尊敬的XX主任,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XX学院党委组织部的XX,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人才工作座谈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推进落实“新XXX人”计划、“服务产业专才计划”等人才发展举措,为推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建设XX城市群同城化发展示范区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在X月底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XXX学院作为地方职业院校,近年来一直践行“立德树人,以职兴城”担当使命,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职业院校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主力军作用。如何结合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加快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和实践: (一)树立“四链”融合育人理念。我们坚持围绕地方产业链调整专业链、围绕专业链建设课程链、围绕课程链培育人才链,对接产业地图,优化专业布局。对接XX临空经济区建设需求,新办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跨境电商、现代物流等新工科专业X个。为XX产业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核心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对于职业院校来讲,要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此,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外引内培”。一是鼓励学校教师学历提升,给予考硕考博的教师以最大限度的政策保障,持续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学校正与xx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探索开展教师联合培养,提升教师学历水平。二是实施“千名教师进千家企业”行动计划,积极参与“院士专家企业行”“服务产业专才支持计划”,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规定的“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X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X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让学校教师“走出去”,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和行业,在服务企业产业过程中开展科研和人才需求调研,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发挥校企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聘请一批行业内领军人物,创办大师工作室近XX个,培育专业教学团队,如XX工作室、XX大师工作室等。 (三)搭建校企育人平台。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促进校企资源双向融通,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学校坚持开门办学,对接不同产业行业,共建校企育人平台,与XXX个城区政府以及本地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建了XX个产业学院。比如,抢抓工业机器人发展机遇,校企共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院,共同推进装备智能化产业和智能化服务的研究与成果转化,共同培育产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近期,为全面服务XX现代港口城市建设,正积极对接省交通运输厅、市交通局,筹建省级船员培训基地,面向交通、物流企业实施合作育人项目。 虽然,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际探索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对全市人才政策吃不透、吃不准;高水平专业群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偏少,校企资源互通、人才共育存在制度和机制障碍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理清全市关于人才工作的政策制度。如出台XX市关于人才工作的政策汇编,让各高校和相关市直部门集中学习,在政策清晰的前提下,高校合理出台内部人才政策,确保上下一致,匹配精准。以我们学校为例,学校坚持“内培外引”人才思路,内部制定了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每年列支XXX万元作为人才引进专项经费,但在具体执行时,对于不同类别人才的引进标准、编制、待遇政策等有关部门缺乏明确的指导意见;对于申请读博的教师,学校希望他们学成后返校,但由于现行制度下,教师读博需转移人事档案,学校需先按辞职办理手续,对于有意向回校的与学校签订读博协议,学校每月给予一定的金额补贴,并以借款担保的方式发放。目前,关于协议条款和人才去留都是各院校自己确定,缺乏一个指导性规范性意见,不利于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稳定,希望能有更多政策出台规范这类问题。 (二)对接XX产业发展,支持高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市委十三届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加快建成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