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科技学院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
聚八方力量续八秩辉煌坚定育人初心逐梦扬帆起航谱写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新篇章在湖南科技学院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湖南科技学院校长 李钢(2021年12月11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锦绣潇湘,群贤毕至;西山潇水,喜迎宾朋。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湖南科技学院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向80年来为学校挥洒辛勤汗水、做出重要贡献的所有建设者、参与者、亲历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遍布祖国南北、世界各地的所有校友,特别是向关心母校发展,但因疫情原因不能回校参会的各地校友,致以最亲切的问候!时间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伟大的书写者。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伴随着党百年的铿锵步伐,历代湘科院人在湖南永州这片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上,砥砺前行、锐意进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探索之路、发展之路、奋进之路。八十载筚路蓝缕、风雨兼程,展现了湘科院人一往无前、披荆斩棘的拼搏精神。1941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湖南科技学院的前身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创办于周敦颐故里的永州道县;1953年,省立七师从道县迁至零陵,改名为零陵师范学校;此后,从零陵地区中学师资培训班到湖南师范学院分院,再到零陵师范专科学校,逐步开始了独立开办专科教育的新尝试;2002年,学校升本成功,更名为零陵学院,开启了学校本科教育发展的新征程;2004年,为突显创新引领、科技为先的社会需求和专业架构,正式定名为湖南科技学院;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学校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80年来,学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代又一代湘科院人栉风沐雨、奋发进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铸就了“德才兼备、自强不息”的科院精神。八十载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展现了湘科院人立德树人、诲人不倦的华美乐章。西山潇水,弦歌不绝,见证了湖南科技学院各个办学时期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筑梦育人使命的崇高志向。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全国优秀教师”张初荣、廖普成,“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伍建华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先后执教于此,他们潜心向学、传道授业,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袁红梅,全国优秀教师罗敏杰、熊和平、陈清祥,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刘勇会,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全国模范检察干部付玲玲,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辜鹏博等各类人才10万余人,如今正遍布大江南北,在各自的领域和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80年来,一代又一代湘科院教师精心耕耘、润物无声,一批又一批湘科院学子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对过往的最高肯定,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始终是学校的执着追求。八十载与时俱进、吐故纳新,展现了湘科院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湖南科技学院80年的教育教学史,就是一部锐意改革创新史,学校曾四次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零陵师专时期,学校被教育部誉为“师范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开门办学典范”。近年来,学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奋勇争先,纪委同级监督党委工作经验被教育部官网予以宣传推介;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8项,实现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省二本院校国赛金奖零的突破。八十载扎根湖湘、心忧天下,展现了湘科院人经世致用、服务社会的时代使命。80年来,从“山乡教师”到“乡村振兴”,学校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建立校地合作对接机制,共建校地、校企合作平台;为永州市培养定向公费师范生,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对接永州中国-古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南恒伟药业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积极推进校地合作研发,帮扶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