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
突出党建引领 凝聚工作合力
推进乡村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抓实见效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近期,县委、县政府着眼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环境面貌,重点围绕县级风貌示范线和乡镇风貌提质片区,组织开展了以“清理柴垛、整治旱厕、拆旧治乱、整治彩钢瓦房、规范个体经营户”为主要内容的冬季乡村风貌整治提升行动,促使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一些村仍然存在“脏、乱、差”问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广农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大力开展乡村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做好乡村风貌提升这篇大文章,必须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党建成为助推乡村风貌提升的“主引擎”,促使我县乡村面貌得到明显改观,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具体工作中,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五方面:
一、坚持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提升乡村风貌的前提。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农村党组织和一个好的村级班子,能够更好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整合各类资源,调动一切力量,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结合深化拓展“四抓两整治”和村“两委”换届,严格按照“双好双强”要求,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两委”班子,“一村一策”持续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发挥村级组织领导核心和党组织书记的“主心骨”作用,注重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党员群众干事创业、推动乡村风貌提升的发展优势,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扎实开展乡村风貌集中整治提升行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坚持把加强宣传引导作为提升乡村风貌的基础。在乡村风貌整治提升行动中,必须充分发挥党支部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作用,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各村级党组织应抢抓冬闲有利时机,结合开展“4+N”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党员冬训、“四学四化”等党内政治活动,采取以会代训、研讨交流、专题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县委、县政府关于乡村风貌提升的总体要求,大力宣传开展乡村风貌提升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整治范围和方法步骤,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主动参与,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形成“整治大行动、文明大劝导、氛围大营造”的工作格局。
三、坚持把发挥党员作用作为提升乡村风貌的关键。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员干部是乡村风貌提升的实践者、推动者和维护者,应当始终坚持走在前、做表率,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分类晋级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扎实开展“双争双评”活动,注重将乡村风貌提升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范围,设立党员“示范县”、党员“责任岗”,引导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普通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在乡村风貌整治提升行动中当先锋、做表率,认真履职尽责,充分发挥作用,带头宣传政策、带头拆旧治乱、带头开展集中整治、带头清理“三堆”、带头打造风貌示范线和提质片县,评选表彰一批“双强型”星级党组织、“双强型”村干部党员和农民党员之星,引领带动全县乡村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抓实见效。
四、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升乡村风貌的支撑。当前,由于大多数农村软硬件设施不能和城市相提并论。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城市里寻找他们的梦想。这样就导致大部分乡土人才外流,村干部年龄普遍偏大,心有余而力不足,工作执行力差;知识水平低,政策理解不深不透;甚至思想僵化、不愿接受新事物,农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在乡村风貌整治提升行动中,应将人力资本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落实本土人才返乡留乡政策支持体系,大力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新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