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论述摘编》感悟汇编(7篇)(202510)
目录
1. 察民情解民忧纾民困 让民政服务满载心温度 2
2. 让群众满意成为衡量民政工作“第一标尺” 5
3. @党员干部 以“向下”姿态托起“人民至上” 9
4. 守初心、办实事、葆本色 书写民政为民新篇章 12
5. 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将万家愿化幸福景 16
6. 民政工作要初心不移、恒心不改、决心不变 19
7. 为民、爱民、护民 接续书写民政事业新篇章 23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抱持爱民之情、亲民之姿、为民之心,永远以躬身力行的担当、精准施策的智慧和久久为功的坚守托举稳稳的幸福,真正让民政服务满载心温度。
以爱民之心察民情,让民政服务满载暖心温度。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群众就会增加多少信任。把“爱民”刻进工作细节,就要常走“田间路”、常进“百姓家”,在拉家常中摸清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察实情中掌握需求的细枝末节。无论是针对独居老人“吃饭难”,推出“助老餐上门”服务;还是关注困境儿童“成长忧”,搭建“爱心助学”桥梁。这份“把群众当家人”的爱民情怀,让民政服务少了“距离感”、多了“人情味”,满载着直抵心窝的“暖心”温度。广大党员干部当主动走进老旧小区听听居民对暖气管道、停车位等改造需求,用心蹲在建筑工地问问农民工兄弟的工资到账情况,积极走到田间地头看一看庄稼长势、算一算一年的经济账,主动把“问题清单”写在街头巷弄、把“民生账本”记在田垄地头,不断为幸福加码“精准度”,真正找准民生痛点、难点,让民政工作的每一项举措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亲民之举解民忧,让民政服务满载贴心温度。民生难题千头万绪,唯有善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智慧,方能让政策红利直抵人心。这些年来,民政窗口用心推行“一窗通办”,从而减少群众跑腿次数;针对行动不便的群体,开展“上门办、帮代办”服务,把流程化繁为简;同时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解读政策,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这些“俯下身子贴近群众”的亲民举措,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办进群众心坎,让民政服务满载着细致周到的“贴心”温度。我们深知做好工作从无“万能药方”,唯有做到精准施策、靶向施治,方能药到病除。广大党员干部当从各地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启迪,深刻明白民生之“策”,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共鸣,在春风化雨的细腻。我们当始终以解题者的姿态,少一些照搬文件的机械、多一分解剖麻雀的钻研,始终以匠心、耐心为民生幸福加码“满意度”,真正温暖万家的心。
为民之责纾民困,让民政服务满载安心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