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学习党代会精神理论文章汇编(27篇)
目录
2.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奋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6
3.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高举旗帜谱新篇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8
4.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牢记“三个务必”谱写新时代绚丽华章 10
5.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理论创新要把握好“六个坚持” 12
6.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15
7.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18
8.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20
9.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人民是党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 22
10.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深刻理解党代会主题 24
11.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中党的使命任务 26
12.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深刻领悟“五个牢牢把握”的内涵要求 28
13.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以建设文化强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30
14.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永葆“赶考”精神、牢记“三个务必” 33
15.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6
16.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在守正创新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 38
17.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40
18.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42
19.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走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45
20.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奏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 48
21.中共市委党校副教授党代会理论文章: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50
22.中共市委党校副教授党代会理论文章:植根人民情怀 心系天下大同 53
23.中共市委党校讲师党代会理论文章:以党代会精神为引领 着力推动濮阳高质量发展 56
24.中共市委党校讲师党代会理论文章: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59
25.中共市委党校教授党代会理论文章: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2
26.中共市委党校教授党代会理论文章:聚焦党的中心任务 发扬斗争精神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濮阳力量 65
27.中共市委党校教授党代会理论文章:始终保持“三个务必”的清醒和坚定 68
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新。一百多年前,面对列强入侵、国家贫弱、人民困苦的悲惨现实国情,先进的有识之士呼吁请来民主与科学拯救中国。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把民主写在大旗上,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探索出了适合中国道路的新的民主形式——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实践新机制和中国式民主的新政治文明形态,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区别于西方形形色色资产阶级民主的显著特征,彰显了中国式民主的制度优越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民主在中国土地上深深扎根,才有蓬勃的生命力。中国的民主发展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结合历史文化传承——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中西文明的碰撞交融中,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激发了广大人民的创造活力,推动中国实现“两大奇迹”,为全世界所瞩目。
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世界民主实践提供了光辉典范。现在的中国,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当今世界,贫富分化、治理失灵、局部战争、国际霸凌等种种现实危机,导致民主变质、自由变形、人权变味。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解决人类的民主贫困、自由困境、人权挑战、治理赤字提振了信心,增加了认知,注入了动力,贡献了方法。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世界民主实践提供了光辉典范,成为世界各国根据各自国情不断探索最适合本国人民利益的最佳路径。
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奋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代会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出发,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大部署。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乡村。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业是我国的基础型行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的时候,我国仍然会有许多人口居住在农村,城乡必须兼顾。第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着眼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努力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可以形成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所释放出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将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这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又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第三,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点在于“三农”问题,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缓慢,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的。第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0年以来,我国之所以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经受住了国际粮价暴涨的冲击,这与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密不可分,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近年来我国食品供应充足,粮食实现持续连丰,总产量常年保持1.3亿吨的高水平。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对于脱贫攻坚,是对象更广、时间跨度更长、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的振兴,是乡村全域全员的振兴,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振兴,涵盖了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管理、道德风尚、环境保护、农民富裕等内容,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的体现,是对未来三十年“三农”工作的总规划。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又是重点突出的振兴,包括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特色产业等内容。特别是我国有十三亿人口,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学习党代会理论文章:高举旗帜谱新篇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代会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详细阐释,明确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踏上新征程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