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
社评资料汇编
目 录
22
62
112
115
36.求是网评论员: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118
人民网评: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新篇章
贺 言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习近平在党代会报告中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为我们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百年来,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历史与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广大党员也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思想是力量,旗帜是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从现在起,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同时要看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着许多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因此,必须继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及时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就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惟其如此,才能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力量;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才拥有光明前途。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实践,真正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新的奇迹。
人民网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郑 岩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党代会报告中,习近平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保障亿万人民始终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条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确立了正确方向、开辟了广阔空间、展现了光明前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从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到全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到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助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相关举措有效保障了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有效维护了各民族长期共同繁荣发展、社会长期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其中,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必须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必须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永葆生机和活力。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有改革魄力,更要有政治定力。党代会报告要求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有助于以制度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我们在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的同时,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
山西省太原市市民韩玉峰老人收藏的12张选民证,记录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的历史进程;首张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身份证”,见证着基层治理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一本本政协委员读书笔记,展现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独特魅力……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一件件展品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步发展写下生动注脚。在新的征途上,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将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动力。
人民网评: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
田 宇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在党代会报告中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基本形成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今天,我们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都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党代会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