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9篇)
目录
2023年发改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发改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市“532”发展战略,以“四敢”精神激发担当作为,克难求进、蓄力赋能,全力推动各方面工作任务有序开展。
提高政治站位,以党的建设引领事业全面发展
自觉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坚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聚焦主责主业,自觉把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制定并印发《钟楼区发改局2023年党建工作要点》,教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切实增强政治定力。强化支部建设。积极开展“五先行五在前”行动,通过组织支部参观水西村新四军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等活动,引导全局党员干部锚定“走在前列”的发展定位、强化“知在先行”的思想认识、展现“主动作为”的工作作风,切实做到认识跟上、思想跟进、行动跟随。激发担当作为。成立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重大项目建设服务效率,协助经开区片区、高新园片区、城区街道片区完成重大项目建设和政府投资及专项债推进工作,让党旗在重大项目建设一线高高飘扬。
聚力改革攻坚,以项目、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发挥经济运行分析和考核风向标作用
根据市主要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目标及时分解下达区级目标任务,每月牵头各经济部门开展经济运行监测分析,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形势研判,为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提供参考。牵头制定《2023年度重点工作专项考核实施办法》和《2023年度经开区、镇(街道)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实施方案》,围绕“四大功能区”建设等目标任务制定个性指标任务书,并将巡视“5+2”问题整改推进作为加减分项一体推进。
深化重大项目“招推服”一体化改革
面对项目推进的堵点难点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重压力,我局以改革破解难题,牵头制定《钟楼区“招推服”一体化实施意见》,全力推进“拿地即开工”。紧密跟踪重大项目推进,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积极协助项目责任单位、建设单位开展问题攻坚,上半年推进杰特塑业、东久一期、裕兴薄膜等33个新建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其中裕兴薄膜拿地后30个小时开工,刷新钟楼项目开工最快记录。截至5月底,3个实施类省重大项目已全部开工,1-5月份上报完成投资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5.6%;在库市重大项目共16个,其中新入库项目4个,新开工项目4个,竣工项目1个,1-5月份上报完成投资13.3亿元,年度投资目标完成率58%;97个区重点产业项目预计完成投资26.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8.5%。1-5月,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8.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0%,35个新建项目已开工14个,新建项目开工率40%。2023年第一批专项债资金额度下达5.73亿元,所涉项目均已开工,累计报送形象投资3.5亿元;第二批专项债申报项目11个,资金需求共计12.72亿元,申报通过项目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同时,围绕项目督查管理工作需求,对项目管理平台不断优化升级,并牵头开展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项目双进”场景建设工作,将经济运行、项目推进、“拿地即开工”等多重元素嵌入其中。
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
加强运行监测,将服务业企业走访和经济运行监测作为日常课题,上半年走访赛同企业管理、耀原传媒等重点服务业企业,并积极开展惠企政策宣传。积极向上争取,顺康养老获评省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凌家塘、灯具城获评省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国光、易交易、立卓、建科院、精研等5家企业获评省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推进国家冷链基地建设,成立基地建设专班,牵头组织市公路管理中心、新运、住建、交警大队、凌家塘市场等,四次召开振中路桥(凌家塘市场段)施工交通组织协调会。推进凌家塘市场提升改造,撰写《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和凌家塘市场提升改造中冷链资源的整合方案》等。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组织裕兴、盛德、奥立思特、健康医疗大数据等项目申报省战新资金。聚焦新能源产业集群,组织钟恒新材料报送2022年国家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及2023年投资计划,成功获得2023年中央预算内资金2215万元。开展产业园区调研,联合五星街道走访各类园区,搜集园区的发展情况、问题和诉求,为下一步分类评分、制定政策打下基础。着力深化军民融合,开展2023年省级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资金申报,上报企业5家,其中华联医疗、大使涂料、宇翔圆等3家企业已报省里评审。推进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召开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公共机构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1-5月,全区备案光伏项目15个,装机容量11.8兆瓦;已完成建设光伏项目6个,装机容量7.8兆瓦(含2022年结转项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组织清流环保申报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1-5月共开展节能审查项目101个,其中出具审查意见项目3个,用能量核查表98个。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加强组织领导。专题召开党组会议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区发改局《“生命至上,隐患必除”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并按照行动方案对区内粮食企业、人防工程开展常态化消防安全检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积极开展电力、油气输送管道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工作、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工作,制定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工作方案等。今年以来,赴常州输油站、华润电力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共计6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立即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组织油气、电力等企业参加“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赴企业开展安全宣讲2次,切实增强了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底线意识。
提质民生服务,以多维保障护航社会事业平稳发展
1.稳步推进国防动员体制改革
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上半年以区人民防空办公室为基础组建区国防动员办公室,在区发改局加挂牌子,同步完成人防办转隶具体事宜和转隶工作人员和人员、编制、工资、党组织关系的交接。建立三级联动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责任体系,保持人防工程良好使用状态和防护效能。选取2个街道为试点,探索建设乡镇街道人防指挥所。持续加强人防工程管理,编制完成工程量清单和人防工程巡查计划,以购买服务的形式不断强化人防工程设备维护保养任务。
2.扎实推动信用体系建设
围绕“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试点方向,结合钟楼发展实际,选取“数字经济产业园、邹区灯具城、荷花池街道城市楼宇”三个试点场景,明确试点工作任务,细化部分职责分工,编制《常州市钟楼区创新“信用+监管”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初步搭建的大数据产业园智慧园区管理平台、邹区灯具城智慧管理平台、荷花池街道企业信息采集系统中,逐步融入信用数据,拓宽信用监管使用场景,助推实现资源合理分配,着力构建具有钟楼特色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强化信用信息归集,截至目前,通过系统自动抓取、文件导入、手动填写等方式,通过市区两级信用平台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5600余条。
3.统筹协调民生工作多向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