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材料汇编(8篇)

|   

 

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材料汇编(8篇)

 


 

县域如何抓住契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部地区各县域禀赋不同、基础不一、特色各异,面对新一轮区域竞争加剧的态势,如何走出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成为中部各县同题作答的重大考题。为此,应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放大自身优势,着力破解制约因素,做实产业转型升级、城乡融合共进、“两山”双向转化三篇文章,走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赶考路,努力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进。

做实产业转型升级文章,打造现代县域特色产业体系。相较于东部沿海,中部地区大部分县域以传统产业为主,门类小、产业链条较为单一,科技型企业相对较少,亩均税收偏低。要在这种产业基础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不应追求大而全,而应推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一是刷新产业存量。转型升级不是把原有产业“一棍子打死”,而是全方位全链条提升“家底”,让“老树发新芽”。重点围绕现有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企业集聚、生产集约,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如有的县多年来形成了铅蓄电池的传统产业,引进相关领域的成熟大企业,推动铅蓄电池企业靠大联强、兼并重组、技术提升,实现产业闭环发展,转型成为新能源电池首位产业。二是做优经济增量。提质增量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这种“增量”不是简单地追求数量增长,更不是增加落后产能的低效扩张,而是提高质效基础上的“增量”。应以新理念、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来推动经济量质并举,把增量做新做优做强。三是强化科技含量。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转型升级应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智能制造、数字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等行动,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形成更多的“单项冠军”“配套专家”。当前,中部县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人才引进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短板,如果能从国家层面优化这方面的政策举措,将有力提升科创水平,加速县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做实城乡融合共进文章,加快县域新型城镇化进程。从去年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来看,大多为区域中心城市或省会城市周边县域,大中城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依然显著。因此,只有加快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内聚外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融合中竞合竞跑,才能充分激发县域经济活力,真正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支点。一是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县域新型城镇化不能画地为牢、自我设限,必须积极对接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做到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实现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对于因交通问题导致区位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的地方,建议国家加快高速路网、高铁网、城际铁路网布局,使中部县域更好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为县域经济释能赋能。二是全面提升县域承载能级。中部地区县域面积大、人口多,以县域为单元增强承载功能至关重要。当前,既需在产城融合上下功夫,推动城区、园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一体化建设,实现城区功能与产业功能有机融合;也需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就业需求,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加速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增强县域的吸附力,避免大中城市的“虹吸效应”。三是着力释放乡村振兴能量。乡村振兴蕴含巨大能量,是县域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动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让农村的各类生产要素充分流动起来、利用起来,促进农村变城镇、农业变产业、农民变市民,实现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城乡要素互动中的融合重组,为县域新型城镇化注入强大动能。

做实“两山”双向转化文章,争当县域绿色发展先行者。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应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端好生态“金饭碗”,念好绿色“致富经”,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勇争先。一是持续增强碳汇功能。自然碳汇作为最经济且副作用最少的方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应增进“生态容量”,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森林、湿地等的碳贮存和碳吸收能力。应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坚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二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良好生态的价值最终要靠优质生态产品来实现。应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加快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培育壮大低碳、零碳、负碳绿色产业体系,把生态经济价值充分激发出来。三是完善“两山”转换机制。好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有力保障。当前,需加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生态配额交易等机制的顶层设计,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高效率转化。


 

走特色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正确导向引领高质量发展,以科学路径促进高质量发展,以重点突破带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激励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扣“三新一高”要求,找准发展定位,深挖发展潜力,厚植发展优势,坚定不移追求主动式、结构式、内涵式发展,持之以恒推动创新型、绿色型、效益型增长,奋力走出一条具有xx特色的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正确导向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是统筹经济和生态的关系。把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按照xx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定位,坚持生态优先,进一步发挥百万亩果树经济林富民强县支柱作用和生态屏障作用,严格“两高”项目准入,突出招商选资、亩均效益,坚定不移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之路。二是统筹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我们将辩证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既保持经济增速,赶超进位,尽可能缩小差距,跟上国家和省市的发展步伐,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增速更增势、量增质更优。三是统筹城镇和乡村的关系。深刻认识县城和中心城镇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手抓,统筹兼顾、协同推进,不断增强县城和中心城镇的产业聚集能力、人口承载能力和就业吸纳能力,发挥好县城作为县域发展的龙头和引擎作用,激活中心城镇最小单元要素,走好以城带乡、城乡互补的融合发展之路。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我们将坚持“稳”字当头,增强风险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坚决避免发生“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确保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安全发展。

以科学路径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始终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穿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二是强化项目带动。项目是强县域、稳增长、惠民生的“压舱石”。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重、项目为王,集思广益谋项目、精雕细琢做前期、争先恐后破难题、想方设法推进度、群策群力招大商、聚精会神建园区,以项目建设促进基础大提升、民生大改善、经济大发展。三是强化改革增效。把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一招”,既承接落实好中央和省市改革部署要求,又深入谋划一批切口小、效果好的改革事项,以改革促创新、增活力、强发展。特别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高质量推行集成服务和帮办代办机制,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四是强化人才赋能。满腔热情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归雁工程,引进紧缺人才填补空白领域,培育本土人才带动地方发展,支持xx籍外出能人返乡创业。积极搭建技术研发平台、创新创业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创新人才发展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以重点突破带动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好乡村振兴。用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政策机遇,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坚持“南果北牛、种养循环、多元互促”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持续做大做强苹果、肉牛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小杂粮、设施蔬菜等多元富民产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加快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加强水、电、路、气、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五美”乡村示范村。二是抓好产业转型。按照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深入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持之以恒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优势农业提质增效、地方工业提级转型、文旅产业提档融合、商贸物流提速崛起,聚力打造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加工基地、全国优质肉牛生产繁育基地、全省农副产品营销加工基地、六盘山西麓商贸物流基地“四个基地”,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三是抓好城乡塑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扎实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棚户区改造攻坚清零,建设一批市场、广场、停车场等公用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功能。争取实施静秦高速、静通高速、平定铁路等交通项目,加大断头路、出口路改造,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内畅外联的立体交通网络。开展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乡村风貌颜值。四是抓好民生改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普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提档升级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建设全省教育强县。加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补齐公共卫生短板,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争创中国书画之乡、全国文明城市。

 

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 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古人讲“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治理好县域,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xxxx年调研指导xx工作时,提出了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对“什么是县域治理,怎样推进县域治理”的时代命题进行了深入阐释和科学回答,为我们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近年来,xx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强优势、补短板,扎实推进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在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做优三篇文章,以“共建共享”推动强县和富民相统一

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xx既注重“做大蛋糕”,又注重“分好蛋糕”,坚持共建共享,着力促进强县和富民的有机统一。

一是瞄准主攻方向,壮大实体经济。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不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初步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格局。一方面,抓招商引资,积聚发展动能。牢固树立“无中生有”、换道超车的理念,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支持办法》,通过以商招商、网络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着力提升招商引资项目的质量和层次。今年x~xx月份,xx按照“对上可申报、对外可招商、对内可实施”的标准,新签约项目xx个,总投资xxx.xx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xx个,xx亿元以上项目xx个。另一方面,抓项目建设,强化发展支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围绕食品药品、文化旅游、健康养生、装备制造、智能家居,着力打造五个百亿产业集群。今年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xxx个,总投资达

xxx亿元,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省补短板“xxx”工程项目的数量均居全市前列。

二是围绕优势资源,做强特色产业。坚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发展竞争优势,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效益。着力做大太极拳产业,以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为目标,深入挖掘和培育太极拳文旅产业,着力以“武太极”引爆“文太极”,重点实施了“印象·太极”大型演艺剧场、xx太极拳学院、陈家沟太极小镇等战略性项目,太极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着力做强xx产业,充分发挥“四大xx”品牌效应,加快xx产业化发展步伐,同仁堂、怀山堂等重点企业不断壮大,辖区xxx余家xx专业合作社、xxx余家加工和销售企业实现蓬勃发展。着力做优温麦产业,在“粮食增产”基础上,更加注重“粮食增值”,让农村产业旺起来,让农民钱包鼓起来。鼓励支持小麦育种企业采取订单式收购,小麦种植户亩均增收xxx余元。成功举办了两届碾馔美食文化节,大力宣传推介小麦深加工产品,把“小碾馔”做成了“大产业”,碾馔产业使小麦亩纯收益达xxxx元,翻了x倍到x倍。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