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篇2019年湖北省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汇编

|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915日在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武汉市市长 周先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武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武汉,为新时代武汉高质量发展定向导航、把脉施治。武汉发展站上新起点,迈入新境界。

一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四个切实”殷殷嘱托,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扬干事激情,迸发奋进力量,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和国家中心城市,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对标先进、拼搏赶超,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努力做到“作风扎实、工作落实、结果真实、心里踏实”,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以第一力度抓第一要务,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全面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1%。

——发展新动能加速集聚。强化创新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四个国家新基地,着力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三新”经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超过27%,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

——全民迎军运热潮涌动。坚持细致精致极致卓越,聚焦“五边五化”,全域推进综合环境整治提升,深入开展“与军运同行”系列活动,环境面貌加速蝶变,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城市魅力进一步彰显,市民热情持续高涨,“迎接军运会、打造新环境、当好东道主”成为全民行动。

——一批痛点难点问题加快破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用改革的办法积极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大力推进“一城一港一主体”,阳逻国际港实现统一运营;大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水质提升攻坚取得积极进展;大力建设停车场、充电桩,市民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问题正逐步缓解。十件实事全面完成。

——城市影响力显著提升。50多项国家重大战略和改革试点任务叠加聚焦,武汉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被赋予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新使命。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国际政要和商业巨头频频来访,中国国际友城大会、中外企业家峰会、大河对话等重大国际活动接连举办,武汉正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热点城市。

过去的一年,面对外部环境明显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全市上下勠力同心、迎难而上,表现出强烈的大局意识、进取精神和拼搏劲头,交出了一份逆势前行、强劲发展的年度答卷!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高位求进,综合经济实力加快跃升。实施万千百工程,着力提升产业能级,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突破5000亿元;金融、商贸、物流、建筑等行业增加值均过千亿元;新兴产业领域亮点纷呈,电子商务交易额8200亿元,增长2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2100亿元,增长17%以上;旅游、会展、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在汉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66户,中国信科、国华人寿、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等企业总部落户武汉,6户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10户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长飞光纤、锐科激光、明德生物等9户企业成功上市,总数达77户,居中部城市首位,市场主体达到118万户。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等13场大型招商活动,签约金额2.01万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6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3.3%,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59个、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30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62个。大力开展“项目落地建设竞赛年”活动,组织集中开工活动9次,开工项目总投资8889亿元,长江存储、东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翰宇药业等5个投资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武烟易地技改工程完成。强化区级经济支撑,国家级开发区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大项目扎堆落户;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创新升级,涌现出50余栋纳税亿元以上商务楼宇;新城区现代产业园加快建设,工业占经济总量比重稳步提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乡工程”拓面提质,吸引社会资金156.9亿元,乡村休闲游综合收入140亿元。武汉开发区、东湖高新区、江汉区、武昌区、江岸区、汉阳区、洪山区经济总量过千亿元。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立“两库一清单”,积极解决军工企业搬迁、周边环境整治等问题。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推进。武汉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打造新兴产业集群等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内生增长动力加快壮大。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R&D)增长10%以上,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发明专利申请量28500件、授权量9717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3.1件,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成功突破100G硅光收发芯片、自主架构64层三维闪存芯片、氢油物流车等一批前沿技术。加快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增至2个,成为比肩北京、上海的“双中心”城市;新增诺贝尔奖工作站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8个、知名企业研发机构47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1个、省级众创孵化机构51个。新引进外籍外地院士45名、高层次人才281名;留汉创业就业大学毕业生40.6万名,创历史新高,人口净流入量居全国城市前列。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举办专场活动216场,1072项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签约总金额371.4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700亿元。科技金融保持活跃,创投资本总额达到1337.9亿元,增长9.1%。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00户以上,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1237户、瞪羚企业500户;独角兽企业达到5户,居全国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城市发展活力加快释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清理处置僵尸、空壳类亏损国有企业31户,为企业减税降负279亿元。成功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中铁大桥局荣获中国质量最高奖,实现湖北“零”的突破。聚焦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市级“网上办”事项达到73.1%,大幅压减行政审批时限,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实现“双减半”,商事制度改革、政务服务改革经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发放小微企业融资应急资金33.3亿元,帮助企业获得银行续贷融资38.5亿元,为5000户以上中小民营企业提供生产、财务、市场等免费培训,民间投资占全市一半以上。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全面完成市级部门所属企业脱钩任务,首次实现国资监管全覆盖。实施控房价、稳市场和刚需家庭优先购房措施,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建立金融风险监测预警防范化解体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非法金融等活动,区域性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大力推进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全面落实自贸区负面清单,新注册企业10547户,新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机构11户,“先出区、后报关”等4项创新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经开综保区获批设立,武汉成为第2个拥有3个综保区的副省级城市。国际经济合作迈出新步伐,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增长19%,获批建设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进一步拓展国际大通道,新开通至伦敦等国际及地区航线5条,天河国际机场实现7×24小时常态化通关;中欧(武汉)国际班列延伸至34个国家、76个城市,是全国唯一进口列数超过出口列数的班列。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成功举办国际性大型活动20余场次,新增曼谷等5个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总数达109个。

四是坚持强基提质,城市功能体系加快完善。强化规划先导作用,城市总体规划、长江新城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快速路网、轨道交通等专项规划加快修编,东湖绿道获国际规划卓越奖。完善综合交通体系,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江海直达千箱级集装箱示范船成功首航,阳逻国际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5.7万标箱,增长14.9%;地铁7号线一期、11号线东段一期、纸坊线开通试运营,通车总里程达305公里,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获国家批复;硚孝高速公路二期开工建设,长江公铁隧道、月湖桥拓宽改造等工程竣工通车,四环线南段基本建成,江北快速路全线贯通,武九铁路北环线启动搬迁;建成微循环道路122条,新增停车位10万个,充电桩累计达10万个。深化“智慧交通”建设,武汉交通拥堵状况连续五年好转,获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实施城管精细化提标行动,户外广告减量提质,建筑立面、城市天际线、“三站一场”、背街小巷等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三旧”改造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成效明显,新改扩建城镇公共厕所345座、旅游厕所104座,改造农村户厕9.6万户。千子山、长山口等垃圾处理项目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年度任务全面完成。着力提高防洪排涝能力,长江汉江干堤、中小河流堤防进一步巩固,全市新增抽排能力404.5立方米/秒,开工建设海绵城市40平方公里。改造235处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扎实做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有关环保专项督查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开展“五大行动”,实施南湖、汤逊湖等重点水体水质提升攻坚,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48.5万吨/日,增长16.2%,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4.1%、5.8%,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有力推进。开展增绿提质行动,建设各类公园42个,新增绿地758万平方米,新建绿道116公里,提档升级道路绿化景观550公里,东湖绿道三期全面建成,精准灭荒任务提前完成。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