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十个重点联系县“先行引领”作用,坚持“小切口,大道理,好品牌”工作思路,以“四个三”为抓手,积极搭建基层群众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活动载体,实现由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推行“三项机制”引领群众,构建全员共建共为“大格局”。
建立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凝聚文明实践强大合力。一是建立以赛促学机制。建立文明实践队伍以赛代练、比学赶超机制,连续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文明实践素养大赛,队伍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积分引导及回馈制度,推动群众由“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转变,对优秀者给予嘉奖激励。三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以“五个一”为机制,通过“财政资金+社会资金”模式,有力保障新时代文明实践低成本、可持续发展。
(二)整合“三方资源”教育群众,打造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主平台”。
不断融入各方资源提升阵地效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一是融通线上资源。依托文明实践有形阵地,融通县级融媒、公众号等线上阵地宣传党的理论,形成有形无形相贯通、网上网下相叠加的宣教体系。二是融入红色资源。将“一馆七址”红色资源、“我县调查·1930”红色文旅街区打造成文明实践基地,串联形成文明实践带,推动红色基因赋能文明实践;开展“小小红色传承人”“红色地标我打卡”等系列活动1000余场。三是融合便民资源。以“文明实践+”模式深化阵地功能,因地制宜设置“文明实践+阅读”“文明实践+消防”“文明实践+童心港湾”等功能,以便民服务凝聚群众。
(三)突出“三个注重”宣传群众,搭建党和人民群众“连心桥”。
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宣讲内容送到寻常百姓家。一是注重以老百姓为主体。推动群众由被动听变为主动讲,组建百姓名嘴等10支理论宣讲队常态讲,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二是注重以身边事为素材。把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群众身边事,编成快板、山歌、小品、微视频等,以小故事讲好大道理,微电影《传音》荣获第二届全国巾帼志愿服务微电影大赛十大优秀影片。三是注重以大众化为要求。紧贴群众生产生活,创新“互联网+宣讲”“红色阵地+宣讲”等模式,推动文明实践进学校、企业、景区,让群众时时、处处感受到文明实践就在身边。
(四)创新“三种形式”服务群众,激活乡村全面振兴“正能量”。
对接群众分众化、个性化需求,推动优质资源有效下沉,提升服务群众质量。一是文明夜市聚人气。按照“146”机制打造“文明夜市星期六”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台上+台下+巡市”模式开展宣传宣讲、文化惠民、便民服务、法律援助、乡风文明、医疗救助等“一站式”服务,解决项目影响力不大、群众参与率低等问题。目前,累计开展夜市活动160余场,受众4.9万余人。二是农趣活动激活力。以“我们的节日”为抓手,策划开展“村晚”、丰收节等农趣农味项目,引导群众逐步从被服务对象转变成志愿者。2023年,我县荣获“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称号。三是移风易俗树新风。坚持以文“化”人,发布道德红黑榜,连续举办集体婚礼、集体颁证、传承好家风等活动,革除婚礼陋俗,移风易俗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