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幼儿教育调研报告

|   
幼儿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石,是人生教育的起始阶段。改革与发展幼儿教育,对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各级政府尚未把幼教工作与普教工作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农村幼儿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农村幼儿教育现状 2019年,XX县政协开展了中小学校点布局的调研。从我们走访、座谈、调研等情况看,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堪忧。园舍建设不达标、娱乐器材教学用具不足、幼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教育理念不太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等问题依然突出。 (一)    (一)公办园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     学前教育没有纳入基础教育进行投入建设,公用经费不足,运转不畅,制约了公办园的健康持续发展。XX共有幼儿园96所,其中公办只有3所,民办93所,民办幼儿园农村84所,城区9所。 (二)广大农村家长对幼儿教育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在务工经济的理念下,很大一部分家长双双外出务工,留下幼小的孩子在家,或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带,或者交由其他亲戚带,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其中一个细节尤其让人难以理解。一个家长,将2岁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定期寄点钱给老师,交由老师代为托管,自己出去打工了。大家想想,2岁的孩子啊!半年甚至一年见不到自己的爹妈,这是怎样一种心痛。在这部分家长的心里,幼儿园就是看管孩子的“保姆机构”,很少与教师交流,只关心幼儿有没有学会写字或算数,对幼儿身心教育知之甚少。 (三)农村幼儿教师师资薄弱,素质参差不齐。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幼儿教师合格率低,专业素养差,没有专业接受过幼儿教育培训,很大一部分就是凭感觉教学。农村幼儿园教师多为初中文化程度,有些就是家庭主妇,低素质的教师队伍,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园的办园质量。绝大部分幼儿园没有规划的课程表,教学随意性大,常常用电视节目代替老师上课。 (四)对幼儿教育投入少,教学设施简陋。农村幼儿园缺乏资金,办园物质基础条件非常简陋,多数乡村民办幼儿园,租用房屋或家庭作坊式办园,活动场地狭小、食堂简陋、膳食质量差、设备陈旧、教具玩具少、园舍达标率低。很大一部分私人幼儿园,就是由传统居民住宅改装而成,室内采光面积远远低于幼儿活动室的采光标准,教具、玩具和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奇缺。 二、几点建议 (一)自上而下重视农村幼儿教育 一是加大投入,尽量改善农村幼儿园环境。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办园质量较好地幼儿园,提高奖励标准,扩大奖励范围。运用年检管理杠杆,规范和监督幼儿园办园行为,对无法改造成为规范化幼儿园的民办幼儿园,引导其逐步退出学前教育市场。二是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教育主管部门,要分门别类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组织及管理能力,防止幼儿教育成人化。加强师德师风和道德教育,杜绝发生虐童事件。三是全面施行幼儿教师和保育员持证上岗制度,新招聘的民办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保育员必须取得保育员资格证,在园教师必须参加学历教育并取得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禁止幼儿园幼儿寄宿,并从饮食、监护、交通等方面对全县幼儿园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幼儿身心健康。 (二)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布局 农村幼儿园坚持因地制宜、就近入学的原则布局。一般按服务人口3000—6000人,服务半径2.5公里以内建1所幼儿园的标准布局。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所标准示范中心幼儿园,下设村级幼儿园,形成管理统一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 (三)建立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 一是乡(镇)公办民办幼儿园实行公建公管公营、公建公管民营和民建民管民营等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挖掘办学潜力,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二是民办幼儿园坚持“教育局统筹管理、中心学校属地管理、民办协会行业管理和幼儿园自主管理”四个管理模式,建议教育部门进一步明确机构,负责全县的学前教育管理工作,即全县幼儿园的规划布点由乡(镇、街道)提出建议,行政管理、审批、业务指导等都由县教育局统一管理,乡镇中心学校管理实行片区责任制,负责区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