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年度政务公开工作督查检查开展情况的总结
|
关于2019年度政务公开工作督查检查开展情况的总结
根据《关于报送2019年督查检查考核开展情况和2020年督察检查考核计划的通知》要求,现将2019年度政务公开督查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全市政务公开督查检查工作部署,我局会同市政府办公室于2019年11月-12月期间,采取网上监测及第三方机构测评的方式针对4个县区政府及48个市有关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开展了两轮督查检查,通过督查检查发现了各县区、各部门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主动公开目录缺失、政策解读不到位、主动回应热点舆情不及时、重点民生领域信息公开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针对督查检查发现的问题,胡启生市长主持召开营商环境及政务公开工作专题推进会,强调“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工作中的赌点,不断补齐短板”。我局会同市政府办公室进一步细化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制定印发了督查整改通知交办各相关单位,并召开集中整改工作会议。截至目前,督查发现的21项突出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各县区、各部门信息公开质量明显提升。
二、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从网上监测及第三方机构测评反馈情况来看,各县区、各部门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主动公开目录公开不全。各县区、各部门未严格按照省政务公开办下发的主动公开目录(2019版)升级完善主动公开目录,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分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目录存在缺失。
(二)政策解读质量不高。各县区、各部门政策解读工作普遍存在解读质量不高、形式单一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解读材料发布不及时。部分部门未严格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及时发布解读材料;二是解读质量有待提升。政策解读材料应包含的:制定背景、起草过程、工作目标、主要内容、创新举措、下一步工作安排六大解读要素公开不全,大部分部门公开的政策解读材料都缺乏政策的创新举措和下一步工作安排这两个要素;三是解读形式不丰富。各县区、各部门发布的政策解读信息大多以文字解读为主,图文、图表、视频等形式的解读材料较少。
(三)主动回应不及时。针对群众关心的减税降费、金融安全、生态环境、脱贫攻坚、教育改革、食品药品、卫生健康、养老服务、公正监管、社会保障、社会治安、房地产市场等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各部门缺乏运用政务公开平台主动发声的意识,发布信息数量较少,尤其是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舆情回应不够及时。
(四)部分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不够。通过督查发现,我市在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就业创业等基本民生领域及污染综合防治、重大建设项目批准与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主动公开目录缺失、公开要素缺失、公开信息不足等问题。
(五)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成果巩固推广力度不够。国务院有关部门今年陆续出台26个重点领域政务公开标准指引,我市义安区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公开范围目前仅仅局限于试点的八个领域,其他三个县区也只开展了4-5个领域的试点工作,还未展开全领域的推广,各县区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试点相关工作信息普遍发布较少。
针对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我局会同市政府办公室进一步强化对各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根据省政务公开办下发的主动公开目录规范要求,尽快升级完善主动公开目录,确保应公开尽公开;二是进一步凝练政策的创新举措或惠民利民亮点,确保制定背景、起草过程、工作目标、主要内容、创新举措、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六大解读要素齐全;三是加强主动回应工作,尤其是公众和企业关注的热点话题要确保回应及时,如:应对猪肉涨价、抗旱救灾工作等;四是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对照省对市考核要点,进一步完善重大建设项目批准与实施全流程公开、社会公益事业与重点民生、三大攻坚战、“放管服”改革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目录,尤其是教育、卫生医疗、就业、养老、征地、公共文化等重点民生领域的信息公开要重点加强;五是开设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成果巩固专题,集中展示基层政务公开全领域推广工作。
三、整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持续高位抓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务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