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
2018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加速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全市教育呈现出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薄弱学校改造等多项工作在全省会上作经验介绍,建设教育强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10多项工作经验在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推介,郴州市六中、湘南学院附小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苏仙区、永兴县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湖南省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县市区,北湖区被评为全省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宜章县、临武县、汝城县圆满完成了省“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工作,郴州成为全省提前两年完成县级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九个市州之一。
(一)尊师重教氛围浓厚。一是强化了经费保障。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两个比例”和“三个增长”,2018年共争取中、省资金17.13亿元,市级教育资金投入5亿元。在此基础上,市县财政预算安排2300万元,专门用于教育突出贡献奖、教育质量奖、民办教育专项资金。二是强化了政策保障。设立了表彰教育突出贡献奖制度,2018年表彰奖励了24名教育突出贡献奖,每人奖励10万元,获得教育突出贡献的校长所在学校均奖励100万元。理顺了教师招聘体制,今年按照只面试、免笔试的方式自主到高校直接招聘教师,为郴州教育引进了大批的高素质优秀教师。
(二)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以 抓“工作落实年”为契机,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做好教育惠民工程。一是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工作推进有力。今年全市已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2431个,圆满完成省定计划的1679个任务数,完成率为144.79%,计划总投资3358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46380万元,完成率138.12%;消除大班额1553个,全市大班额比例从41.56%降为21.7%。二是中心城区学校扩容建设稳步推进。今年城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目标1万个,实际完成10700个,完成目标任务107%,新建兴城小学、市十七中、市十九完小等一批学校。县城扩容建设稳步推进,今年新增学位71126个,其中新建项目增加学位31212个、改扩建项目增加学位10236个、整合其他资源办学增加学位8657个、其他途径增加学位21021个。较圆满完成《关于郴州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化解大班额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9月-2018年9月)》的目标任务,完成15个项目,新增学位31670个,完成投资115111万元,新增教师编制1816人。三是义务教育标准化教学点建设成效显著。投资4355万元,新建义务教育标准化教学点110个,完成率182.07%。加大“全面改薄”力度,全市投资353亿元,改造薄弱学校校舍面积155.80万平方米,新增81.20亿元教学设施设备,11个县市区全部达到“改薄20条底线要求”,考核结果位居全省第二。四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8747万元,重点对农村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网络环境和教室终端进行建设,完成全市1646个中心学校完成互联网宽带接入,接入率90.8%,实现了90%以上乡镇以下学校及教学点的班级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大力推进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新建实验室标准化学校30所,目前全市已创建359所,80%以上乡镇中心学校创建为实验室标准化学校。
(三)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2018年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奖103项,获奖数是去年的3倍。基础能力建设在全省职业教育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桂阳县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成功入围2018年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立项单位,在“十三五”期间获1000万的项目投入资金。桂东县、汝城县、宜章县、安仁县职业中专学校为湖南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项目。狠抓中职基础能力建设,汝城投入4.5亿元在城区新建校舍,桂阳县投入2.5亿元,新建县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宜章县投入7800万元兴新二期工程,永兴县投入4000万元,新建了县职中综合大楼嘉禾县、临武县准备分别投入3.3亿元、投入2.7亿元新建职业学校。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2%,普职招生比距离逐步缩小。目前有全市有国家中职示范校3所,省示范校5所,省卓越校2所。二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建设公办幼儿园16所,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8所,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