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2019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应急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以建立“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为工作目标,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深化专项整治、夯实基层基础、严格依法监管、创新工作举措,2019年1-12月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8人,同比分别下降30%、20%,全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得到稳定好转,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加快推进“湾区明珠、自贸港城”建设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加快推进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根据“边组建、边磨合、边运行”原则,主动承担消防、森林防火、防汛防台防旱、地质灾害防治、减灾救灾等方面工作职责,并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及时与经信、民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对接相关工作职能,按时完成三定方案编制和人员转隶工作。重新调整了县安委会、县减灾委、县三防指挥部、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成员,健全完善应急值守、情报会商、协同联动等工作制度,出台了《岱山县三防指挥中心联动运作机制》和《岱山县救灾物资储备使用管理联动机制》,并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岱山县海上小型无证船舶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同时,加强对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首次对4个乡镇、8家部门开展了安全生产巡查,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地。积极筹建县应急指挥中心平台,依托县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建设,拟整合公安、交通、海洋渔业、海事、城管等部门资源,完成指挥大厅建设,具体方案正在设计中,将集信息采集、数据分析、风险研判、预警发布、应急指挥于一体。
(二)强化预案编制管理,进一步健全应急救援工作体系。组织落实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起草修订县级总体应急预案(草案),对全县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进行梳理,明确部门专项应急预案管理清单25项,涉及专项应急预案管理单位15家。重新梳理机构改革后的应急联动单位、分管领导、联络员和24小时值班信息,共确定应急联动单位51家,开展应急联动拉练4次,确保应急联动工作开展有序,应急指令畅通。摸清应急救援队伍家底,现有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1队8组159人,其中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支65人,消防车11辆;专业应急救援队16队455人;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类应急救援队伍46支396人;乡镇应急救援队伍15支455人。今年9月,新组建成立了县内第一支社会应急力量-岱山民安公益应急救援队,为应急救援力量添新军、作补充。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增添应急救援设备,投资1079万购置55米进口云梯消防车1辆,已完成合同签订。
(三)夯实防汛基层基础,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完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对全县838名各类防汛责任人进行重新明确,对84个社区(村)和1个经济合作社的防汛防台形势图进行补充完善。组织修订了《岱山县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基层防汛体系及防汛物资储备情况检查,重点检查地质灾害隐患点、易洪易涝区、避风渔港、避灾场所等157处,检查乡镇、社区村21个,发现各类安全隐患47处。有效应对6轮梅汛期强降雨和5个台风侵袭,2次启动防台风Ⅰ级响应,共转移群众55540人(包括渔船人员、鱼山人员),出动抢险救援队伍26支3856人次,未发生大的灾情险情,达成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积极推进避灾场所规范化建设,对全县37个避灾场所进行调查摸底,通过重新登记造册、落实责任人员、完善标志设施和提升改造,已完成高亭养老服务中心等11个省级规范化避灾场所建设,进一步有效提升我县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四)突出重点领域监管,进一步守牢安全生产防线。一是牵头开展海上安全铁拳专项行动。深刻吸取浙岱渔02611号船“3.12”碰撞沉没事故教训,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高”行动,严厉打击涉海涉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整顿海上交通安全秩序和渔业生产安全秩序,共检查44个渔业村社,核查渔船“一船一档”1967艘,整改问题渔船187艘,强制停航12艘,移送公安7起17人,治安拘留15人;水上交通方面开展现场检查51次,检查运输船舶152艘、港口企业10家,查获违规船舶10艘次,共立案40起。开展海上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