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17年,我市作为泉州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试点单位,严格按照省、泉州市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点、线、面”有机结合、“市、镇”无缝对接、标准化和信息化共同支撑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解决了“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的问题,做到了“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监管”的要求,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态势(2017年我市的安全生产死亡人数、亿元GDP死亡率、十万人死亡率实现了同比下降)。目前,全市已完成所有镇(街道)区域和367家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明确工作思路,坚持“两个层面统筹” 市安委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了《XX市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推进模式上,按照“先试点、后条块、再综合”的工作思路,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统筹确定2个镇和200家企事业单位作为试点单位。先由试点单位完成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然后以试点成果为基础由各镇(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区域本和行业(领域)的特点,推进本区域、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形成区域和行业(领域)风险评估报告,最后,综合各镇(街道)区域和行业(领域)风险评估报告形成全市的“一市一册”风险分级评估报告,建立全市安全生产风险数据库、分布图,制定相应管控措施。 (二)落实建设方法,坚持“三种形式并用” 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和宣传答疑等形式,深入开展培训,普及业务知识。一是集中培训。于2017年3月份和4月份,分别组织召开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动员部署会和培训会,让全市8个镇(街道)、30个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及具体经办人员了解怎么开展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及具体工作方法,使监管部门知道“管什么、怎么管”;5月份和6月份,分别组织开展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业务培训,让全市200家试点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二是现场观摩。2017年8月份,组织全市9个镇(街道)、22个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现场观摩2家标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情况,并召开会议就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典型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各镇(街道)也相继召开现场观摩会,将市现场观摩会议精神及典型经验做法传达到辖区内每个企事业单位。三是宣传答疑。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板报、微信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目的和意义,引导企业认识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实施试点突破,坚持“四个轮子驱动” 充分发挥试点引领作用,以“全面排查风险点、合理确定风险等级、落实管控措施、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四个轮子为驱动,督促指导华克五金等200家试点企事业单位164家非试点企事业单位完成了“一图一册一报告三公告”(一图: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生产风险空间分布图;一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点名册;一报告: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报告;三公告:企业实施安全生产风险“三级”公告警示,企业制作一套公司级公告栏、一套车间级告示牌、一套岗位级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告知卡),逐步规范全市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有效地预防了事故的发生。截至目前,共摸排城乡公共区域风险源664处、企事业单位风险点2307处(其中重大风险点5处、较大风险点648处、一般风险点835处、低风险点1483处),落实管控措施6915条,排查治理隐患1382条。 (四)层层落实责任,坚持“三个主体齐动” 坚持“政府、部门、企业”三个主体,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坚持政府领导主体深入发动。2017年, 我市分别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市财政拔出专项经费60万元,其中给予每个镇(街道)4万元财政补贴。二是坚持部门监管主体全力推动。我市各行业主管部门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小组,结合本行业特点,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举行本行业企业工作部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