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
常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0-03-12
一、2019年工作总结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委紧扣高质量发展总要求,深入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按照“为发展闯关,为改革探路”的工作总思路,扎实推进产业立市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1.稳增长,优结构,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坚持把“稳增长,优结构”作为全年工作主线,加强工作调度,强化责任落实。一是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5%,金融、商贸、物流、电商等现代服务业快步发展,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全省前列。消费潜力不断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旅游接待总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7.9%、18.1%,芦荻山天景花池田园综合体、华侨城常德卡乐星球等一批旅游项目先后投产运营,旅游人气不断升温。二是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0%以上,呈现“国退民进”的良好态势。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4%,超出年度目标1个百分点。三是争资争项来势喜人。全委累计争取上级各类资金70.98亿元,超额完成全年65亿目标任务。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4批次,入围资金需求65.6亿元。新发行企业债券2只、14.5亿元,转报企业债券4只、67.5亿元,全市首只25亿元绿色债券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2.强调度,抓推进,项目建设稳扎稳打。牵头编制《2019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和《常德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9年本)》,持续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规范管理,按季度举办4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一是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市30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01.73亿元,占计划106.8%。其中,180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573.96亿元,占年计划的110.85%。27个列入全省“五个100”项目全面完成年度计划目标,7个省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87.1亿元,占年计划的106.8%。金康光电摄像头生产、中联重科起重机械产业基地、金海钢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项目竣工投产。二是前期项目进展顺利。全市100个重大前期项目中81个项目具备开工条件,其中62个项目提前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襄常高铁完成预可研批复,已纳入国家铁路前期工作计划,常德铁路枢纽站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全市重点关注的相关项目均取得积极进展。三是战略投资者持续引进。签约引进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1个。正大国际科技、中开院、华为等一批战略投资者相继落户常德。创新设立北京、上海、深圳三大驻外产业招商服务中心,并同步制定管理考核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累计签约项目34个,其中1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3.兴产业,促开放,产业立市显现成效。围绕“见成效”工作目标,认真履行牵头职责,全市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230个、190个,装备制造与军民融合产业成为我市首个千亿产业,产业立市三年行动纵深推进。一是开放格局不断完善。加速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常益长高铁7月正式开工,三个标段全部进场;黔张常铁路已于9月25日正式开始联调联试,年内即将试运行;沅江隧道10月16日正式建成通车;桃花源机场航点达到20个,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人次,航空口岸成功实现临时开放并开通常德—泰国曼谷国际航班。二是特色园区不断打造。起草《常德市特色产业园区创建与奖励办法》,明确常德市特色产业园区创建标准与流程。新挂牌成立澧县新型建材产业园,常德经开区、临澧经开区、桃源高新区成功获批全省首批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积极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起草《常德市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方案》,全省首家县级循环经济信息化服务平台在安乡投资开建。三是要素保障不断强化。加速汇聚资本要素,圆满举办“湖湘宝地•资汇常德”2019常德柳叶湖首届创投峰会,市产业发展基金新设立子基金3只,投资本地企业累计达7.9亿元。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先后举办“智汇洞庭•科创常德”清华专场、高新区专场,达成项目合作10个;组织开展湖南文理学院博士教授“沅澧行”活动,向政府部门和园区驻派32名“科创助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实施“三名”工程,开展技术合作386项,成功引进科技创新人才22名、高层次人才43名。四是品牌行动不断推进。成功举办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