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关于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报告(人大常委会审议)2

|   
菏泽市人民政府 关于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5年3月31日在菏泽市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菏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张善甲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请审议。 一、基本情况 2014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有力促进了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6起,死亡61人,同比分别下降12%和1.6%,发生道路交通较大事故1起,死亡3人,没有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均在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内,我市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市”。 (一)强化组织领导,促进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不断强化“红线意识”,在安全生产工作上“怎么抓都不过分,谁管都不越位”已经成为共识。市委书记亲自参加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市政府与10个县区、33个部门分别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一年6次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在机构精简、编制压缩的改革之年,市级安全监管力量先后增加了19个编制、7个科级领导岗位,充实了15名人员,在市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又分别单独设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我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菏办发〔2014〕52号),进一步细化了安全生产“一票否决”规定,标准更加量化,责任更加明确。 (二)开展“三道防线”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一是建立企业自查自纠第一道防线。将省政府260号令明确的“五个责任”(组织机构保障责任、规章制度保障责任、物资资金保障责任、管理保障责任、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责任),细化为24大项121小项,制作成表格,逐个企业、逐项责任认真落实。二是以企业聘请专家为抓手,建立技术保障第二道防线。督导企业与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签订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服务协议,推动第三方专家团队参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三是以政府请专家审计评估为标尺,通过执法促整改,建立政府监管第三道防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组织专家参与执法检查,对前“两道防线”建立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打分,对于不聘请专家进行隐患排查或拒不落实整改措施的企业,分别采取通报批评、行政处罚、约谈负责人、纳入黑名单、停产整顿、关停取缔等措施,直至隐患整改到位。2014年,全市危化品生产企业全部开展了自查自纠活动,外聘专家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2384处,政府组织专家评估企业167家,约谈企业法人代表21家,下达停产整顿指令16家,关停取缔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危化品生产企业12家、经营单位24家。在“三道防线”建设中,我们感到通过执法检查促进企业抓好安全隐患整治只是外在因素,只有企业负责人和一线岗位的员工真正掌握岗位安全知识和技能,从企业内部消除安全隐患才是内因,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尤其是一线员工,生产全过程与装置、设备打交道,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问题的就是他们,如果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受伤害的、伤害最重的都是他们,他们最想也最需要安全,提高他们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就抓住了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的主要矛盾。为此,去年我们把会议开到企业、开到员工,层层动员、分类施策,推行岗位应知应会制度,苦练一线岗位“基本功”,使每名员工明确本岗位的技术要点、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做到人人都能“懂安全、会安全”,能够从气味、声响、温度、压力等异常现象中发现隐患,及时判断处理,熟练应对各种异常情况,以岗位安全保障企业安全。 (三)狠抓治本攻坚,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扎实开展。一是三个环节并重,狠抓危化品运输安全。装卸环节狠抓“八必须、八不准”管理制度落实;车辆管理环节强化人员培训、车辆在线管控、紧急切断装置安装、违法上路查处等工作措施,其中,全市需要安装紧急切断装置的407辆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全部安装完毕;应急救援环节成立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专家组,开通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提高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二是多部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