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农业农村局关于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
怀远县农业农村局关于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2020-10-30
县政府:
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突出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着力稳定粮食生产,抓好生猪稳产保供,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稳步推进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毫不松懈、持续加力,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为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一、2020年工作成效
1、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2020年,全县167.7万亩小麦再获丰收,小麦单产384.5公斤,总产66.35万吨,比去年同比增2.6%;76万亩玉米单产预计458.3公斤每亩,总产34.83万吨;水稻长势良好,85万亩水稻预计单产628公斤每亩、总产53.38万吨。预计全年粮食总产目标稳定在120万吨完全能够实现。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专用品牌粮食,促进粮食生产由数量向质量数量效益并重转变,带动粮食生产质量安全水平和效益提升。建立110万亩优质小麦粮食生产基地,保证专用品牌粮食稳定的质量品质和有效供应,夯实品牌粮食发展基础。发展订单农业生产,发展订单小麦63万亩,实现稳粮增收。二是千方百计稳定生猪生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天邦股份、牧原集团和正邦集团等大型养猪企业,预计到年底集团企业为怀远县增加能繁母猪存栏达5.2万头,全县能繁母猪存栏将达8.2万头。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联合下文《关于进一步明确生猪养殖用地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明确生猪养殖用地不需要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取消15亩规模上限,对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免缴土地复垦保证金。积极落实各项稳定生猪生产项目资金802万元扶持养猪场(户)发展。预计2020年末,全县肉类总产量10.05万吨,同比增长5.02%,禽蛋产量1.58万吨,同比增长7.48%;肉牛存栏1.76万头,同比增长7.3%,出栏3.07万头,同比增长8.10%;肉羊存栏17.74万头,同比增长6.5%,出栏56.03万头,同比增长6.03%;家禽存栏675.6万只,同比增长9.8%,出栏2615.3万只,同比增长10.01%;生猪存栏40万头,同比增长21%,出栏56.11万头,同比增长19.10%。
2、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是不折不扣完成产业脱贫攻坚任务。全县51个贫困村已建成一个特色产业扶贫园区,任务完成率100%,已完成年度指标。今年在褚集、万福、徐圩等6个乡镇实施了粮食收储车间及配套设施建设、冷库及配套设施建设等产业扶贫到村项目5个。其中:龙亢镇、徐圩乡、河溜镇重点村产业发展项目跨乡镇组织集中实施,惠及15个村。目前,褚集、双桥、万福、徐圩4个乡镇产业发展项目已全部完工,龙亢产业扶贫车间项目总体进度达到50%以上。二是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深入开展农产品加工“五个一批”和“12345”工程建设,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继续保持“五个一批”工程20强县之首地位,怀远食品产业园继续位列全省20强园之一。怀远糯稻新增为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开展糯稻“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打造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1个。新增绿色食品12个,通过省、市、县联建方式开展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糯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活动,白莲坡贡米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获农业部批复。三是促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完善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把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纳入家庭农场范围。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和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定。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小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建立基地共建、资源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今年,全县新增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87家,家庭农场154家;累计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101家,家庭农场1420家;培育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59家,示范家庭农场127家。四是推进怀远县强农惠农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