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弥勒市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

|   
弥勒市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 201x年,我市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在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中,深化认识,改变观念、强化服务和开放意思,以项目为纽带,思路项目化,目标数字化、措施具体化,运行规范化,强化服务,立足我市高原特色农业的“粮、烟、蔗、畜,菜、果、花、药”生物资源及产业优势,以18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切入点和聚焦点,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创造环境,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突出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园区招商,实现大投资、从而带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升级。 201x年,我市共申报一产招商引资国内经济合作项目25个,省外协议总投资76.49亿元,实际省外到位资金13.79亿元,项目分别为:云南国惠农业产业园项目、明记果蔬种植示范基地项目、超越农业莓类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巡检司拉里黑经济林种植基地扩建项目、朋普牛蛙规模化养殖与销售项目、巡检司拉里黑柑桔新品种扩建项目、青园农业特色蔬菜种植基地扩建项目、骏源农业蔬菜种植销售项目、诺漫斯朋普高原特色农业示范种植销售基地一期建设项目、弥勒市北部片区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项目、江边魔芋种植基地项目、东山镇安产能繁母牛养殖基地项目、虹溪振东花卉种苗育苗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品元鲜切花种植基地项目、虹溪镇大棚葡萄种植基地项目、东山镇火龙果种植基地项目、江边乡特色芒果种植基地项目、荷兰花卉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东山锦汇隆优质苹果规模化种植基地项目。 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加快了土地流转,推动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二是从二产、三产中出来的人才和资金转向农业领域,把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嫁接到农业中,带给传统农业效率更高的生产模式,推动了农业与工业、商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三是在企业与农民谈判和合作的过程中,促进了农村合作性组织的发展,农民变成“地主”、工人、经纪人,带来了农村社会阶层的新变化。 二、经验做法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把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动全市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形成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关心支持招商引资工作的热潮。 (二)明确招商引资任务和导向、重点 依托比较优势,合理产业定位,围绕高原特色产业、生物产业、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冷链物流、品牌质量等重点、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创新招商方式 ,领导带头招商、专业招商、园区招商等,引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港澳台”、“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区的国内外的国内外知名的中央大型企业以及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洽谈入驻,提升综合竞争力,推进产业集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做到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要带头招商,招商服务要纳入考核奖惩。 (三)严格执行招商责任制 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决定》。建立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从当年签约或在谈的项目中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市级重大外来投资项目,按类型、内容分别由市级领导挂钩联系和推进。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每季度对市级重大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通报,并适时召开重大招商项目推进协调会,研究解决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要时针对重大项目及时召开专题协调会。建立招商项目研究机制。设立各产业招商协调组,负责对工作范围内的产业发展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分解任务,由部门编制招商引资项目,组织综合评审,精心包装,适时对外推介。 (四)突出环境优化,构筑招商平台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确保企业“引得来、留得住、长得大”。一是打造好企业落户载体。完善了园区内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为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了一个好的载体。二是完善招商引资促进体系,成立弥勒市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建立储备申报机制、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研究机制、统计制度等;三是强化软环境治理。加大行政效能建设督办和考核力度,进一步提高各部门的办事效率,改善工作作风,强化政务服务,实行跟踪代办和并联审批,极大地方便了投资者。 (五)加强外出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