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 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综述
|
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 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综述
安全生产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责任重于泰山。2017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坚持把安全生产置于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常抓不懈,固本强基,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7起,死亡48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7.54%,死亡人数下降23.8%。事故指标处于“三下降一可控”状态,全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完善体制,严格监管,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回首2017年,我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工作干劲,把安全生产切切实实当作民生大事抓好、抓实。
持续发力 安全生产专项活动贯穿全年
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节日和特殊时期,各级领导均带队深入基层和企业进行巡查和督查;市长分别约谈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安监局长,表明市委、市政府严抓安全生产工作的坚决态度。
在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结合我市实际和上级的安排部署,我市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活动。1-6月,在非煤矿山、危化、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27个行业领域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行动,共发现和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或问题11079项,停产停业整顿各类企业或场所36家;7月以来,按照全国、全省统一安排,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6569项,排查并治理重大事故隐患3项。打击并曝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6件,停产整顿322家,暂扣或吊销证照个,经济处罚398.04万元;6-9月,开展了非煤矿山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全市78座尾矿库逐一排查,对32座有证尾矿库发现的问题责令企业进行整改,对46座无主尾矿库查出的问题责成当地政府整改处理,对7个头顶库分别制定了应急预案;5月开始,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建材行业安全生产大整治专项行动。全市共检查建材企业184家,下达整改指令123份,查处隐患和问题337项,已整改307项(其余30项未到整改期限),罚款5万元,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企业3家;6月5日开始,开展旅游行业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全市共检查涉旅企业1794家,发现各类问题隐患573项,完成整改562项,11项正在整改中,整改率为98.1%;8月,省政府安全生产第一巡查组对我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督查工作,发现各类问题隐患91项,通过安委办挂牌督办完成整改隐患73项,18项正在整改中;9月5日-15日、10月16日-26日,省安委会安全生产综合督查组两次对我市进行了为期20天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综合督查,共发现各类隐患138项,完成整改105项整改,33项正在整改中;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市委、政府派出6个综合督查组,对全市6个县(市)区开展为期10天的驻县(市)区督查,共检查企业93家,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179项。一系列专项行动,共发现问题隐患18966项,已完成整改18874项,正在整改92项,整改率为99.5%。
科技与创新为安全生产监管提供新动能
安全生产,责任为先。为适应新时代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要求,我市把科技兴安和创新管理确定为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抓手。完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初步建成了市县乡纵向互联和市级安监部门到市级安委会成员单位、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横向互通体系,有效提升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效能。抓好移动执法终端配备、使用,提前实现国家总局要求的配备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市级安监部门使用移动执法终端开展执法监察499次,发现并督促企业整改隐患537处,大大提升了执法效率。进一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共有2142户企业上线,1007户上线企业开展事故隐患自查自报,企业自查自报事故隐患1369条。同时,我市在试点企业运用二维码技术开展事故隐患排查自查自报工作,得到了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安监局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推动创新,强化安全基础建设。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非煤矿山企业达到标准化211家,创新13家;危化企业达到标准化289家;烟花爆竹企业达到标准化10家;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