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法制工作汇报
|
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法制工作汇报
首先,对市局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近两年来给予我局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我局于20xx年10月16日挂牌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下,以党的十x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不断加大城市管理工作力度,城市管理执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现汇报如下:
一、开展情况
(一)树立法制意识,执法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抓学习强素质。坚持了每周一、三、五学习制度,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深入开展政治和业务理论知识学习,同时,开辟了法制学习宣传栏,利用黑板报进行本周法制宣传,邀请县法制办领导到场进行指导和授课,使全体执法人员的思想觉悟、政策水平以及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二是抓作风树正气。今年,根据我局实际情况,在全局范围内开展整顿活动,通过整顿,形成了风清气正、心齐气顺、敢抓善管的良好氛围。三是抓规范促长效。及时提请县政府颁发了《太和县城市容貌标准》、《太和县城区户外广告标志设置技术规范(试行)》和《太和县城区量化工作方案》,搭建了依法行政的制度平台。编制了《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汇编》和《太和县市容局(城管局)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行政应诉案件办理程序暂行规定》等十五项责任制度,完善了《太和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执法岗位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确保了执法管理的规范化。
(二)树立和谐理念,行政执法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坚持刚性管理,柔性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实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提高了执法人员行政执法水平。二是开展综合整治。拆除县城几条主要干道和出城路口两侧的破旧庵棚及简易房60多间,门前遮阳蓬90多个。对国泰路等路段两侧的沙石、建材等杂物进行几次整顿治理,清理沙石、建材杂物120余处。针对健康路等路段的人行道上乱停乱放,实行大力度整治活动,目前,健康路等两侧占道行驶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加大巡查力度,对城区内乱倒垃圾现象进行严厉查处,依法给予处罚、曝光,处罚20余起,乱倒垃圾现象得到有效制止。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500余份,发放垃圾桶700多个,划定自行车停放处200多处,抽出7名队员专门进行巡查、管理。对沙河路、细阳路两侧的破旧广告进行了强制拆除,拆除破旧广告200余块,面积4000平方米,为太和外部环境树立了良好氛围。对主要路段两侧的墙壁和电线杆、路灯杆上的“牛皮癣”小广告,进行了集中清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美化了县城环境。对人民路、沙河路、细阳路的门头灯笼进行全部拆除,共拆除110多个。摘掉过街条幅150多条。对沿街的招牌、广告牌实施亮化,已有20多个单位楼体亮化起来,并在城区主要广场设立电子屏幕,初现了城市品味。对城区内违法建设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建立违法建设台帐,控制了一些跟随的违法建设,城区内违法建设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三是抓好宣传活动。利用12.4法制宣传日、综治宣传、安全宣传以及3.15和“五五”普法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通过开辟“创建之窗”栏目,着力增强与市民的宣传互动,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支持率、参与率不断提高。
(三)树立创新意识,执法监督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按照省法制办要求,我局自20xx年10月挂牌以来,积极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目前,局机关内设六个股室,人员15人,下辖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大队执法人员59人,在编执法人员35人,设有四个中队,两个市容中队,两个控建拆违中队。实现了一支队伍管理城市,有效解决了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问题。二是创新机制。建立三级网络督查管理机制,实行层层负责制和层层督办制,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执法行为。三是创新管理方法。今年,招聘了30名协管员,把这些协管员安排到县城区八个重要路口,按照“定人、定责、定岗、定时”的要求,加大了市容管理管理力度,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市民群众的认可。
(四)树立服务意识,执法为民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强化作风建设。抓实开展作风效能建设,大力实施行政审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