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全县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现场推进会议上的工作汇报
|
本文系作者原创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在解决全县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现场推进会议上的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教育整体抓质量、学校管理抓规范、发展引领抓党建、安全工作抓责任,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全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X处,其中小学X处、初中X处、九年一贯制学校X处、高中X处、特殊教育学校X处、中等职业学校X处、公办幼儿园X处;教职工X人,在校学生(幼儿)X万余人。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省农村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全省教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改薄”工程的实施,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建住宅小区数量激增,特别是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城区人口大量增加,城区中小学生呈持续增长趋势,部分学校招生片区内居住区相对集中,学生数超出学校原有承纳能力,造成中小学的“大班额”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全县中小学共有教学班X个,在校学生X 万人,其中,城区教学班X个,学生X人;农村教学班X个,学生X人。全县共存在大班额X个,占全县总班数的X%,其中城区大班额X个,占全县大班额总数的X%。
一、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原因分析
(一)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增多导致学位紧缺。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进城买房子的农村居民越来越多,随迁子女到城区学校就读挤占城区教育资源,导致城区学校学位紧缺。
(二)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学位紧缺。201X年启动了单方独生子女可以审批二孩的生育政策,201X年10月通过了201X年X月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从201X年开始,我县的人口出生呈整体增长趋势。201X —201X年的出生入口数分别为X人、X人、X人、X人、X人,最高峰达到近X万人。这其中,有大部分学生将会聚集到城镇学校就读。出生人口不断增加,学校班额要求控制。减小班额,就要进行扩充班级;扩充班级,就必须配备足够的师资,各个学校的入学压力越来越大。
(三)学校服务片区内人口的增长导致学位紧缺。现在城区大部分学校的布局是按照原先平房的居住人口设计。随着城区开发的不断推进,大部分棚户区都已改造成楼房,居住人口密度与原先相比成倍增加,而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没有及时跟进,增加了学校的入学压力。同时,每年有近X个县外务工人员子女回流到本县就读,增加了城区学校入学压力。
二、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工作情况
主要采取“建学校、搞化解、抓招聘”三项措施,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一)加快推进新改建学校建设工程。201X年—201X年,全县共规划总投资X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X处,新增教学班X个、学位12240个,其中,XXX小学、XXX小学已于X年投入使用,第二实验中学小学部已于201X年投入使用,第X实验中学、XXX中学、第X实验小学已于201X年投入使用,第X实验中学、第X实验小学工程主体现已基本完成,X月份完成外部建设,X月份完成内部配套,X月份将如期投入使用。这X处学校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在一程度上缓解了城区学校的“大班额”问题。
(二)全力化解“超大班额”。按照“一校一级一班一策”工作要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详细制定化解方案,在寒假期间全力化解“超大班额”问题。本着“能用则用、能改则改”的原则投资X余万元,在学校内部改造教室X间;借机构改革之机,将原县XXX部分办公室改造成学生教室,供第X实验小学使用;将县XXX局腾退出的办公楼用于实验中学办公,实验中学腾退出办公室、学科功能室、藏书室、宿舍楼改造成教室。利用一个寒假的时间,全县X所学校的个“超大班额”全部化解完成。
(三)完善教师招聘机制。从201X年开始,公开招聘在编教师时,实行乡镇学校和县直学校分开招聘的模式,直接为城区学校补充新鲜血液;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城区学校聘用合同制教师,缓解因解决“大班额”问题而带来的城区学校教师紧缺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合理制定化解方案,梯次解决“大班额”问题。托清全县城镇普通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