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在老旧社区微改造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
调研报告:在老旧社区微改造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大力改善民生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首要目标。XX市老旧城区由于年代久远,无论是房屋居住质量、公共设施配套等硬件条件,还是管理模式等软件环节都无法满足现代社区居民的需求。特别是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老旧社区的房屋产权多样化,小区维护资金枯竭,管理水平低下,管理功能退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如何通过城市社区有机更新,实现社区环境品质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步提升,已成为加快基层治理创新、提高居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课题。20XX年上半年,XX市委书记XXX、时任XX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X先后到XX街XX社区进行调研,提出了“以XX街XX社区为试点开展社区微改造”的指示和要求。X书记在专题讲话中指出:“老旧街区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居住着世代相传的老XX人,要把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作为民生大事,实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行动计划,切实把社区微改造这件事办好、办实。”为了创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社区环境,满足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迫切心愿,XX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公益优先、尊重民意、改善民生”原则,以“三改造一落实”(改造公共设施、改造老旧房屋、改造人居环境、落实物业管理)为主线,扎实开展“三线三管”整治、老旧房屋外立面整饰、楼道内部综合改造等整治任务,大力推进居民自治工作,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一、XX社区基本概况和改造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XX区XX街XX社区南起XX路,北至XX街,东起XX南路,西至XX南路,面积X.XXXk㎡,户籍居民XXXX户、XXXX人,辖区实际常住居民XXXX户,常住人口XXXX人,人口构成呈现出老年人多、残疾人多、失业人员多、拆迁户多、空挂户多的特点。在启动社区微改造前期,由XX区社工委牵头,通过向XX社区居民派发“征询意见一封信”、发送手机短信、召开居民代表会议、设立公共电子邮箱和QQ群等方式,全面搜集社区人居环境方面存在的一系列主要问题,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XXX条,并草拟形成了以XX街XX社区为例的《XX区推进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调研发现,XX社区作为XX市典型的中心城区老旧社区,在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环境建设中主要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一)公共设施破旧,影响居民生活
据统计,社区供水管、排水管、消防管等“三管”损坏率达XX%。其中,有XX栋供水管损坏,X栋水压过低,XX个公共加压水泵需要维修;XX栋消防水管损坏,XX栋消防器材缺损,需要维修改造公共消防设施XXX套;XX栋排污管破旧,XX个沙盖破损,XXX条排水立管需要更换;X条街巷排污时常堵塞,XX个化粪池需要维修。此外,居民反映自来水管渗水漏水、排污堵塞、化粪池满溢、水压低及水阀失灵等问题超过反映问题总数的XX%。
(二)房屋年久失修,安全隐患突出
部分楼宇建筑年久失修破损,大楼建筑破损率达XX%。有XX栋外墙体脱落,XX栋楼道墙面脱落,XX个公共门窗破损,XXX层楼梯踏步和XXX层楼梯扶手需要修复。
(三)人居环境杂乱,公共服务滞后
一是部分楼宇“三线”凌乱。部分楼宇存在电力线、电话线、宽带线等乱拉乱扯现象,有XX栋大楼局部乱拉挂严重,XX栋共XXX层楼梯过道电线残旧,XX栋大楼共XXXX个电箱较旧,有XX个电表表壳破损、总开关箱有个别损坏。XXX层楼道公共电力管线和XXX层楼道公共弱电管线需要维护。
二是部分内街巷路面破损。XX社区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街区,居民反映石板路越来越少,补丁越来越多,影响辖内老年人出行。其中,XX南路面、XX街、XX西路、XX路、XX街X条路面局部有破损,XX路XXX号、XXX号、XX巷、XX、XX坊、XX巷、XX街XX号巷等XX条街巷等有破损。
三是部分楼宇存在安全问题。XX社区安装IC卡门禁的有XX栋,安装率XX%。大楼值班员多为社区老人,盗窃案件时有发生,存在居家安全隐患。此外,部分街巷有XXX处挤占燃气、消防等设施及其他公共空间,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四是公共活动场地不足。社区内小公园、小绿地、小广场欠缺,现仅有X个小广场、面积约XXX平方米。图书室、文化室、健身器材等休闲娱乐设施较少。社区内绿化带稀少,居民反映有X个地点亟需增加和改造绿化带。社区辖内停车位严重不足,仅有机动停车位XX个,需求缺口达XX个,造成机动车违停乱停情况严重,部分内街巷缺少统一的自行车停放点。此外,有XXX个楼体地名牌、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