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2020年城市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   
2020年城市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县城市管理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在突出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扎实推动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开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夯实城市管理硬件基础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顺利开工建设。3月底该项目完成选址意见、环评、稳评、土地预审、立项、省财政厅和国家财政部入库等工作,5月10日项目正式签约。6月10日,项目前期工作组于我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完成项目公司预名工作,7月3日项目公司注册完成,成立了中节能(商河)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目前项目已开工,预计2021年年底投入运营。建筑垃圾消纳场及配套设施工程提前通过验收。该项目场区位于商展路以北,孙集镇白庙村以南,占地面积约166亩,总投资530万元,设计消纳能力200万立方米,于2020年4月开工建设,于6月份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公厕、中型垃圾转运站建设进展顺利。投资520万元新建简易公厕10座、二类公厕5座,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中型垃圾转运站项目已完成项目立项,土地不动产证、土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均已办理完成,并于11月份实现开工,预计2021年完成建设。 二、以综合考评为抓手,推进管理机制长效化 城市管理综合考评是市委、市政府衡量评判各县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的量化标尺。今年以来县城管局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精准考核导向,强化结果运用,真正实现了以考促管、以考促改、以考促靓。在全市前三季度综合考评中,我县分别位列第2名、第3名、第3名,始终保持在全市第二小组前列。 一是大力推行“路长制”和“门前五包”责任制。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明确责任清单和各路段责任路长,分路段、分批次组织召开商户代表座谈会10余次,向400余名市民商户代表征求意见,安装公示牌1200块,发放张贴宣传材料1万余份,营造了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统筹联动、职责明晰、运转顺畅、科学高效的“大城管”工作格局。二是推进“无违建街(镇)”创建提升。持续加大对新发现和尚存违法违章建设的拆除力度,加强巡查监管,确保违法建设整治无反弹。今年已累计拆除违建1047处,面积283254.6平方米;完成12个镇街“无违建”创建提升。三是疏堵结合,有效提升市容市貌。拆除一店多牌65处,拆除破损的牌匾标识86处,对牌匾设置进行技术指导390件。两条样板街滨河路(文昌北路—银河路)、田园路(弘德街—文昌北路)段已打造完成,拆除更换牌匾127处,面积860平方米。四是精细管理,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管护水平。进一步理顺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农村保洁、垃圾收运等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大幅提升,市场化运行整体效果明显。城区道路实行一日两清扫、“集中普扫、分段保洁、无缝交接”全天候保洁的作业模式;采取“人工+机扫+冲洗”的人机联合作业,提高机械化冲洗洒扫保洁比例,清扫保洁率达到100%。对城中村、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外围道路等垃圾死角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共清除死角垃圾8600余方,全面提升城区环境卫生管护质量。 三、以全域覆盖为目标,生活垃圾分类取得新成效 按照《商河县2020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遵循政府推动、机关带头、试点先行、全民参与、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全面系统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投资80余万元建设1处高标准的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在全县铺设垃圾分类公示栏、投放指南、公示牌铺设2900余块,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挂历20余万份,设计制作并组织发放宣传围裙4万余份,切实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创新工作模式,采取上门回收的方式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截止目前农村上门回收车共配置919辆,覆盖641个村庄。购置20辆厨余垃圾车用于厨余垃圾清运,提升厨余垃圾收运能力。购置240L四分类垃圾桶2.89万个;向小区居民发放家庭版15L分类垃圾桶7万余个,建设垃圾分类亭、可回收物亭85个;安装垃圾分类智能回收亭2个、可回收物智能亭10个,设置垃圾分类清洁屋2处。基本形成城管局牵头抓总,行业部门督导落实,各部门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四、以联合联动为依托,高效推进多领域综合执法 2016年,我县被确定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县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