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   
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新县按照“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思路,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全县形成了外出务工与返乡创业双向流动的良性局面。截至目前,截至目前,新县累计有2.1万余人返乡下乡创业,创办各类经济主体1.9万余家,带动吸纳就业8.8万余人。其中已认定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13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4家,县级6家。擦亮叫响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品牌。 ‍一、园区建设进展情况 ‍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是“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的有效载体,也是新企业的孵化器和成长平台。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县各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发展态势良好,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入驻企业逐年增加,带动就业人数呈倍增趋势。 ‍(一)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建设。如武占领生态旅游服务园区目前已入驻创业实体10家,带动就业130多人,总体上培植和构建了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农特产加工、餐饮住宿、休闲度假、红色教育培训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园区先后孵化项目20多个,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二)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建设。如新县产业集聚区累计入驻企业126家,“四上”企业65家,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项目49个,其中已入驻落地28个,建成投产20个。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2020年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2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亿元,正努力争取晋升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西河湾古村落旅游服务园区,是一个集观光、购物、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园区,由于发展良好,目前已吸引了诸多当地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创业,创办了西河古村落主题邮局、网红店“贰两毛尖”、传统小吃“观音豆腐坊等各类经济主体。近三年来,全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00多万元,村民的脱贫致富梦正在逐步的实现。 ‍(三)县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建设。如沙窝镇吴湾村桑蚕种养殖特色专业村建成了村内供水、道路、供电、排水、电信、有线电视和宽带等各项配套设施,吴湾村以桑蚕种养殖为主导方向重点吸纳贫困户、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外出返乡人员等人群入驻创业园区。除桑蚕养殖外,还有一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382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703人。 ‍二、具体做法 ‍(一)政策驱动,鼓励回乡创业。新县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新县支持“999”回归工程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设立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000万元,出台了《新县就业创业扶贫工作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创业(开业)补贴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文件,2020年县委县政府专设268万元返乡创业专项扶持资金,用“真金白银”鼓励创业。通过认定一批示范园区和示范项目,大大激发了返乡农民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金融扶持,提供资金支持。认真落实减税降费、返乡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加大创业融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工、大学生等各类群体返乡下乡创业。2020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2笔4686万元,其中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218笔4226万元,创业带动就业711人。 ‍(三)坚持导向,强化技能培训。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结合新县实际,分类别、多批次开展以红城月嫂、挖掘机、焊接技术等为重点的专业技能培训,实施“乡村振兴我争先,技能培训入乡镇”专项行动,深入到全县17个乡镇(区、街道办)开展“养老护理员”、“淮南猪养殖”、“颠茄草种植”等实用技术为主的下沉式培训。2020年以来,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100余人次,让培训成果惠及更多的创业者。 ‍(四)搭建平台,服务返乡创业。2020年以来全县共举办举办“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春风送岗位‍就业暖人心”等线下专场招聘会26场,加快基层就业和社保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1个县级、17个乡镇(区、街道)级、203个村(社区)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配备211名兼职社保协管员,形成县乡村三级返乡下乡创业服务网络,让返乡下乡创业服务延伸到村组、社区。 ‍(五)优化环境,做优服务保障。推动服务“沉”下去、生产“赶”上来。召开落实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宣讲会、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座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