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全县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的探索与思考

|   
乡镇公务员队伍是我国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的核心力量,是党和政府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其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乡镇政府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做好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调研和建设工作尤为重要。根据前期的走访点验、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个乡镇开展调研,现将全县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报告如下。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公务员女性偏多。据统计,近五年*县共招录乡镇公务员*名,其中女性*人占比*%;共接收选调生*名,其中女性*名占比*%。女性公务员受生育二孩、自身限制等影响,参与部分工作特别是疫情防控、重点项目安征迁、“两违拆建”“防汛抗旱”等工作任务有局限性。二是提拔晋升难度大。由于乡镇层级低,领导职数有限,相当部分乡镇公务员甚至难以提拔到副科级岗位,乡镇公务员45岁以上*人,其中一般公务员*人占比*%。乡镇公务员晋升职级不易,由于职级根据编制测算职数有限,加上机构改革和原县以下职级套转带来的部分单位超编超职数问题,导致县级机构在执行职级晋升政策时并不顺畅,出现领导干部与原非领导职务特别是与一般公务员“争利”问题,而领导干部在承担任务、决策参与等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致使一般公务员晋升职级困难。三是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乡镇工作点多、面广,责任重、压力大,但乡镇公务员福利待遇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和相对较差的工作环境不对称,部分乡镇因条件不足甚至没有办法安排宿舍。部分乡镇公务员考虑改善条件、照顾家庭、提拔晋升难度大等因素,往往要求交流到县直机关工作或者被县直机关选调进城,导致乡镇留人难、队伍不稳定。四是本领恐慌问题凸显。乡镇公务员特别是年龄较大公务员中很大部分是通过党校、函授学校取得的学历,其中函授大学本科学历*人占比*%,他们大多数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对相关政策和法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近年来,为提高公务员能力素质,组织部门加大了培训力度,但是绝大多数培训属于任职培训,主要以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岗位业务为主,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够强。五是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对乡镇公务员的考核主要以年度考核方式进行,而对平时考核缺少便于操作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在考核的内容上缺乏明晰规定,在考核标准上没有具体的要素指标。考核测评注重优秀等次人员评定,对部分责任心不够强、难以胜任工作的公务员,只要没有违反纪律,就难以在称职以下等次评定,平时考评与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评先表彰等挂钩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出现。二、思考与建议一是优化进入渠道。针对乡镇新招录公务员女性偏多、留不住年轻公务员等问题,建议科学设置乡镇公务员岗位招录计划和职位条件,持续推动按一定比例设置面向“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招考乡镇公务员,注重从优秀村主干中考录乡镇公务员,让更多既有基层工作经验、又不怕吃苦能够呆得住的干部人才招录到乡镇公务员队伍。针对选调生女性偏多实际,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稳妥调整选调生考录性别比例。对因岗位性质特殊或单位性别比例失衡的,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将岗位设置为男性。同时,严格控制乡镇借用人数,确因工作需要须报组织部门批准,保证乡镇借调人员不得超过在编人员总数的5%。二是解决职级待遇。更加明确领导职务与职级两个不同功能定位,制定措施办法解决科级领导干部与一般公务员“争利”问题。建议领导职务侧重选拔工作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干部,晋升四级调研员以上职级,注重从资历深、实绩好、年龄大且担任过科级领导职务的职级公务员,以及达到一定任职年限的乡镇党委书记中任选;晋升一级至四级主任科员,对达到资格条件的一般公务员同等享受、甚至优先晋升,防止领导职务干部占用低职级。盘活职级职数,对具有基层工作经验且有意愿到偏远乡镇工作的、乡镇公务员自愿到参公事业单位任职的、同意交流调整到有职级职数空缺单位的,优先晋升高职级。通过职级晋升的激励作用,促进各年龄段公务员立足本职安心工作。三是激发队伍活力。乡镇公务员活力的持续,根本在于内在激励奖惩机制的健全,从政治、经济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