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两会”新闻发布会讲话实录汇编(2篇)

|   

 

2023年“两会”新闻发布会讲话实录汇编(2篇)

 

目录

 

2.XX区2023年“两会”新闻发布XX讲话实录 39


 

XX举行2023年XX省两会新闻发布会·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2023年XX省两会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这也是XX省两会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发布。今天,我们邀请到省政府XX副省长,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XX调查总队的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过去一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情况、工作亮点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XX省人民政府副省长,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XX先生;XX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XX先生;XX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XX先生;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XX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XX先生;国家统计局XX调查总队党组成员、副总队长XX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驻滇新闻单位和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一共有三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XX省人民政府副省长,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XX先生发布新闻。

XX省人民政府副省长,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XX: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XX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刚刚胜利闭幕的XX省两会,王予波省长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全面系统回顾了2022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安排部署了2023年重点工作,报告实事求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今天,我就2022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23年工作重点作简要补充介绍。

一、2022年全省经济大盘总体稳固,重点领域发生一系列方向性趋势性积极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为艰难的一年,也是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工作主线,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系统谋划整体推进XX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部署实施系列三年行动,全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和市场主体倍增、进出口、强边固防、民生保障取得明显进展,全省就业稳、物价稳、民生稳、人心稳、社会大局稳,较好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向第6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发来贺信,是对XX发展的关心和厚爱,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上下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2年,有两个词很关键:一个是“极为艰难”。与全国相同,我省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同时,远超预期的新冠疫情对我省经济影响较大,服务业长期承压,关联冲击就业、消费和预期,房地产业下行及衍生影响较大。另一个是“极不平凡”。可以概括为,在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上迈出重要一步。省委、省政府强力推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针对XX发展的短板弱项,突出强调“六个大抓”,在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突出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面对超预期因素影响,省委、省政府全力以赴稳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年初即出台实施“稳增长32条”和30余项重点领域稳增长政策,在国家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出台后,迅速制定出台我省“48+17”的贯彻落实措施,打出稳增长政策“组合拳”。健全完善常态化、系统性经济运行调度机制,推动各地各部门各条战线唱响高质量发展“大合唱”。稳妥防范化解粮食、能源等重点领域风险。积极改进经济宣传工作,着力稳预期、提信心。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季度召开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暨开工推进会。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全力打好“重大项目要素保障百日攻坚大会战”,重大项目储备立项、要素保障、开工建设、资金支出进度明显加快。设置“骏马奖”,实施正向激励,形成比学赶超良好局面。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同时,投资结构明显优化,产业投资(不含房地产业)增长44%左右、占比突破40%、超过房地产和交通投资之和,工业投资增长近50%、创历史新高,能源、旅游投资增速和农业、水利、交通投资规模均居全国前列,教育、卫生、生态环保、数字经济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投资对稳经济大盘发挥了关键作用,产业投资成为关键支撑。

(三)产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

省委、省政府强力推动产业强省建设,出台“1+7+5”政策体系,针对重点产业建立“链长制”,专班推进工作落实,着力延链补链强链。

一是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态势强劲,设施农业、数字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加快发展,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净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83户。

二是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一批绿色铝、硅龙头企业加速落地集聚,新能源电池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壮大、“新赛道”跑出XX“加速度”,白鹤滩1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全年新开工新能源装机超过2000万千瓦。

三是贵金属和钛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疫苗、中成药、民族药等医药产业持续壮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2022年,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产值分别增长36.6%、130.9%、406.5%,工业特别是绿色制造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四)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

一是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响营商环境新品牌,开展政策宣传、服务、兑现“三进市场主体”活动,全省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明显提升。

二是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全省实有市场主体达到491万户、增长19.5%、居全国前列,其中,净增企业16.56万户、“四上”企业2100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户,在滇世界500强企业达134家,实有企业数和年度新登记市场主体数均破百万,市场主体量质齐升。

三是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突破生物医药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60余项,开展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2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450户,为历年最多。成功举办第六届XX国际人才交流会、2022腾冲科学家论坛。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力度明显加大。

一是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收官。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建立燃煤发电电能量市场、在全国率先设立调节容量市场,用创新举措解决了煤电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二是抢抓中老铁路开通重大机遇,实施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沿线产业开发、市场主体培育“四大行动”,一年来累计发送旅客900多万人次、运输货物1300多万吨,黄金线路效应初步显现。

三是一体推进口岸功能、口岸经济、口岸城市建设,创新实施昆明托管磨憨,形成中老铁路沿线“两头”带“中间”联动发展新格局。磨憨、瑞丽、河口智慧口岸建设成效明显。

四是第6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成功举办,合作成果丰硕,影响力大幅提升。

(六)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加力。

一是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抓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二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取得决定性成效,九大高原湖泊“两线三区”重新划定,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7%、居全国第1位,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推进。

三是大力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亚洲象、哀牢山、香格里拉、高黎贡山纳入国家公园创建布局,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四是出台“双碳”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五是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城乡绿化美化行动,制定出台“1+3+7+X”政策体系,召开现场推进会,掀起城乡绿化美化热潮。

(七)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一是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61.6万人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从“塔基”着手推动农民增收,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下脱贫户基本消除。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建成示范乡镇16个、精品村203个、美丽村庄1638个。

二是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强省会”和曲靖副中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启动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五个县城”建设,新创建20个“美丽县城”。

三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持续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守边固边工程建设,统筹省级资金134.7亿元支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八)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一是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出台实施系列稳就业政策措施,下大力气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服务,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1%左右。

二是启动农村转移就业“收入增百计划”,推进重点工程实施以工代赈,建立健全助农增收利益联结机制,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三是扎实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11所,建成投用普通高中129所,西南联合研究生院成立招生。

四是深入推进健康XX建设,滇南、曲靖、滇东北等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部分专科建成投运。开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8000户,失能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实现县级全覆盖。

五是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8连涨”,工伤保险长期待遇实现“17连涨”,基本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