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扩大服务消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工作。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把“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作为提振消费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落实扩大服务消费各项重点任务,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深刻认识扩大服务消费的重大意义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涵盖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娱旅游、教育体育、居住服务、健康服务等领域。扩大服务消费,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这是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之首。服务消费具有消费频次高、乘数效应强、增长可持续等特点,“头回客”常常变成“回头客”。2024年,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3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对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达63%。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5万美元左右时,消费结构将加快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1%,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增长空间。扩大服务消费,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打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消费的重要引擎。
这是加快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多年来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服务消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是促进供给优化、加快产业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牵引力。扩大服务消费,发挥需求的导向作用,既带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20世纪中叶以来,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长期保持在60%以上,美、日、德等国都在70%左右。过去1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平均为54.6%,未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比如,随着信息服务消费需求的扩大,网络购物、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加快发展,有效促进商贸、教育、医疗等行业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扩大服务消费,有利于带动生产和投资,打通供需衔接的堵点断点,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