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在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上发言

|   
解放思想破瓶颈,关键要素增实效   各位领导,各位常委:   上午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动,必须抓住人力、资金、土地等关键要素,有效提升质量和效益。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简要从实践层面汇报分析一下个人的思考,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常委们批评指正。   一、高水平规划要先行   如何防止“千村一面、万居一貌”,避免低效投资,是一个大课题。省政府印发《山东省美丽村居建设“四一三”行动推进方案》,提出到2020年,打造300个省级试点,着力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多年来,有些地方简单照搬小桥流水人家的“徽派建筑”,“鲁派民居”发展推广明显滞后,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田。就平度而言,建议坚持规划先行,彰显特色,邀请国内知名专业机构编制全市乡村风貌规划,针对薄弱乡镇或1800多个村庄,围绕产业、乡风、生态、基础设施等统筹规划,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时代特色,将村居建设与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现代化生活元素有机融合。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全市各乡镇、村庄就可以避免重复投资,节约大量的人财物力和精力,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以点带面,先急后缓,一张蓝图干到底。   二、人才用好留住是瓶颈   干事兴业得靠人。建议通过政策上引导,实施雁归工程,把城市人才“引回来”,打造乡贤文化、乡愁文化等方式,让更多人才到农村兼职、挂职及创业;快速推进职业农民制度和建立农村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业兴旺,抓好乡村治理。我还要替乡镇基层干部呼吁一下,基层工作压力大,责任重,很辛苦,留不住,有必要再解放思想,完善政策,强化激励机制,压担子留位子,让熟悉基层、了解基层并愿意继续服务基层的人才能够“来得了”“留得住”“干得好”,特别是招录一批懂规划、环保、水利等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播下能够形成星火燎原式乡村繁荣局面的种子,打造乡村人才队伍,这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三、资金配置成关键   财政资金更多倾斜乡村振兴是大势所趋。但一个县市或乡镇到底有多少钱可用,能解决多少村庄困难,打造多少样板,除了财政资金,还能撬动多少社会资金,这都值得思考。省、市、平度各级和不同行业都有几十万到几百万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标准,操作时间要求各有不同,各管一块,建议统筹。农民最迫切的生存发展需求是排水沟、照明、道路适度硬化等,政府应合理均衡配置资源,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满足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在产业振兴方面,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立政府投资基金,撬动民间资本投入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鼓励企业对接村庄,推动适合的产业、项目、技术分流到农村。另外,加大对农民贷款政策的倾斜和扶持力度,确保农民“有钱”“能抗风险”进行农业产品升级换代和农业结构的调整等,将政府投入、乡村筹集与金融支持有机结合,共同为乡村振兴提供基本保障。   四、土地制度是难点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各类主体提供稳定预期。但是现阶段农村出现农民年龄结构断层,近15年来新增人口都还没有分配土地。建议通过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等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提升其土地使用制度创新的能力,在不突破“土地集体公有制性质不能改变、耕地红线不能突破、农民权益不能受损”三大底线的前提下,大胆创新探索诸如“确权确股不确地”经营权流转、“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经营权流转”的土地整治激励制度等,且允许在创新中试错容错,使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放下包袱,甩开膀子加油干。   乡村振兴应当从长计议,量力而行, 我们要深化改革,因地制宜, 统筹规划,把握人力、资金和地权等关键要素,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早日如期圆满落实。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