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组织部长的榜样_魏杰

|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8 年/4 月/2 日/第 001 版 新时代组织部长的榜样 ——追记武汉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杨汉军 本报记者 魏杰 他有颗狮子般的进取心,不做太平官,做闯将;他公道正派,推荐干部大家心服口服;他礼 遇人才,甘当人才的“后勤部长”;他牵挂百姓,村民随口一句牢骚,他都当问题解决;他工作 拼命,翻开食堂加班盒饭的记录,他是最多的之一;他从不以权谋私,家人至今住在令人难以置 信的老旧房子里 “无论是华灯初上的傍晚,还是皓月当空的深夜,或是夜深人静的凌晨,只要经过党政办公 楼,你都会发现有一层楼灯最齐、最亮。不必想、不必问、不必怀疑,那就是组织部的灯 ” 一篇互联网上热传的文章《组织部的灯》,照射出一代又一代组工干部忙碌的身影。 然而,在武汉市委办公楼里,有一盏灯却不会再亮了。 2017 年 8 月 9 日下午,杨汉军突发心脏病倒在办公室,因公牺牲,人生定格在 55 岁。他是 一位近 30 年的“老组工”,曾任湖北省委组织部秘书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局局长, 牺牲时任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他有颗狮子般的进取心,不做太平官,做闯将;他公道正派,推荐干部大家心服口服;他礼 遇人才,甘当人才的“后勤部长”;他牵挂百姓,村民随口一句牢骚,他都当问题解决;他工作 拼命,翻开食堂加班盒饭的记录,他是最多的之一;他从不以权谋私,家人至今住在令人难以置 信的老旧房子里 杨汉军离开已经几个月了,但是回忆起他的点滴,干部群众依旧有说不完的话。一位组织部 长,在这个重要又时常被认为是神秘的岗位上,到底走过了怎样的人生旅程,为何被干部群众念 念不忘? “组织部门是政治部门,组工干部是政治工作者,一定要胸怀大局” 这是杨汉军生命的最后 13 天—— 7 月 28 日,他随省人才工作代表团出国,10 天行程 1.8 万公里,为赶时间坐了 3 趟红眼航班。 24 场公务活动,除去路上时间,平均每天 3 场。随同出访的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郑东记得,一 路上,杨汉军经常打电话协调武汉的事,“很多工作回去就能接上趟,要无缝对接。” 8 月 7 日,一回国,工作到深夜 10 点多。 8 月 8 日,忙了一整天,夜里 10 点多离开办公室。 8 月 9 日,杨汉军原本计划准时下班,去医院看望亲戚,再回家陪老父亲吃饭。下午 5 点 40 分左右,他被发现晕倒在办公室 “他就是太拼了,哪怕稍微休息一下也好啊。”杨汉军的牺牲,让朝夕相处的同事们扼腕痛 惜,大家努力回忆着他生前的点点滴滴。 市委组织部干部记得,8 月 7 日那天一回国,来不及倒时差,杨汉军又忙到深夜。 让他一刻不敢耽搁的,是“狮子型”干部调研选拔。这是武汉市 2017 年干部工作上的一个 新举措。 改革攻坚、赶超发展,迫切需要找到一批能攻坚克难、能迅速打开局面的“狮子型”干部。 与此同时,随着追责问责越来越严格,却有干部滋生错误思想:怕担责、怕失误,宁可少干事。 怎么改变这种局面? 担子落在了组织部,落在了杨汉军肩上。 2017 年 5 月,杨汉军带着部里一班人精心设计“狮子型”干部调研选拔方案,一经公布,全 市干部为之振奋。 什么是“狮子型”干部?标准就是忠诚干净、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敢打敢拼、敢于担当。 按照方案,“狮子型”干部主要看能力,不唯年龄、学历、资历。特别优秀的,副处直接提副局。 这样一来,如何精准识人用人,党组织把关作用和责任格外重。“不降格以求、不平衡照顾, 宁缺毋滥”,“得票高但属于‘老黄牛’型的,也不能进入这次‘狮子型’干部库” 杨汉军反 复申明严格标准,调研组出发前,他特别交代,对每一位候选人,要用三件工作实例“画像”。 调研中,有自荐的,有反映问题的,如何正确识别、公正对待干部?“只要是为了工作而不 是为了个人私利,决不能因为调研中有人反映的一点小‘瑕疵’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杨 汉军掷地有声,“要真正为那些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 5 月下旬,17 个调研组,走访了全市 137 个局级单位,谈话 4000 多人次,不漏一个单位、 不漏一名干部。杨汉军一组组谈、一个个过,研究了每名干部的特点和不足。最终,309 名“狮 子型”干部进入储备库,截至目前已任用近 150 名,安排到长江新城、“四水共治”等急难险重 任务一线。 有位正处级干部有冲劲有闯劲,但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