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研讨发言
|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材造士,为国之本”。《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我们要把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不断优化年轻干部的成长路径,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具体来讲,要从价值维度上精准评价、实践维度上构建链条、责任维度上营造生态。一、价值维度是优秀年轻干部的评价标尺。优秀年轻干部首先要具备好干部标准,其次也要看到其在党性修养、精神气质、能力素养等方面独有的特质风貌。深学更要笃行。年轻干部一般学历层次高、思维活跃,这是潜力,是优势。但只有融入时代大潮、扎根祖国大地,在躬身中笃行,在实践中淬炼,潜力才能转化为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评价一个优秀年轻干部,标准有千万条,但首要的一条是对党忠诚。忠诚,不仅是信念,更是考验;不仅靠身入,更要心入。年轻干部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能在前进道路上担当使命,在各种挑战考验面前,始终做到昂扬不张扬、自信不自负。一是知责更要负重。新时代因负重而前行、靠尽责而出彩。年轻干部有血性、有情怀,有激情、想干事,这是气势、是态势,但知责更要尽责,知重更要负重。要把担当作为基本功、硬标准,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把结果导向作为一种习惯、一种养成、一种工作方式,做到脑中有思路、眼中有问题、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路子,敢于打头阵、破难关、创一流。二是守正更要创新。年轻干部正处于成长期,守正是基础,创新是关键。一方面,要正派立身、正气护身,涵养底气、筑牢底线。另一方面,更要保持领的精神、闯的气势、创的韧劲,敢破敢立、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善于融通,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实现创新跨越。三是求进更要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年轻干部追求进步无可非议,但如果急功近利,“这山望着那山高”,热衷搞“自我设计”,一门心思想着如何走得更快、升得更高,最终必定会影响事业、耽误自己。要树立正确的进步观、政绩观、权力观,静下心、沉下身,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二、实践维度是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链条的构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是一个全流程、全周期的动态链条,需要前瞻思维、系统谋划。要围绕选、育、管、用各个环节,精准破题,集成发力,形成综合效应。一要提前“选”,破解储备不足、急用现找的问题。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善当“伯乐”、甘为“人梯”,积极为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才铺路搭桥。拓宽选的视野。着眼未来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加强年轻干部长远规划和梯队建设,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注重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发现优秀年轻干部,确保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改进选的方式。通过定期开展专题调研、健全日常发现识别机制,结合常态化走访调研、年度考核、任职考察、跟班培训等,随时发现可重点关注的好苗子。畅通选的渠道。加强和改进公务员录用工作,加大机关事业单位引才力度,精心实施选调生培育“滴灌工程”,使年轻干部“蓄水池”始终保持一池活水。二要精准“育”,破解经历单一、短板突出的问题。年轻干部只有全面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才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强化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作为重中之重,用党的创新理论和优良传统补钙壮骨、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把火热实践作为最好课堂。有计划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困难艰苦地方、关键吃劲岗位,在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中培养锻炼,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复杂矛盾和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强专业化训练。针对干部知识盲区、能力短板,加大现代经济、金融、科技等专业知识培训力度,改善年轻干部知识结构,提高年轻干部专业本领。三要及时“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