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理论文章汇编(16篇)

|   

 


 

 

创新举措‍增添动能‍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xx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汇各方之智,推创新之举,补发展之短,扬乡村之长,谱写xx乡村振兴新篇章。

着力推进全面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

乡村振兴是全方位的振兴。我们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农村全面发展。围绕农业强省建设,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xx年视察xx时提出的“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和“四个着力”的殷殷嘱托,按照建设农业强省的要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突出质量强农,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大力发展优势种养业和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打造富美乡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治农村环境,挖掘弘扬荆楚文化,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多途径促进农民增收,把乡村建成富美家园。围绕党建强基,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选派一批能力强、作风硬的村第一书记,发挥“红色头雁”引领作用。推进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机制,发挥新乡贤作用,提升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围绕决胜脱贫攻坚,坚持“准”“实”要求,切实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全省贫困地区如期脱贫。

着力推进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打通城市资源流向农村的通道,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添发展新动能。去年以来,xx以武汉市试点起步,大力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工程(简称“三乡”工程),推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下乡激活农村资源,变农村资源为创富资本,变乡村为创业乐园,变农民为合作股东,有效带动了农业农村发展。实践表明,“三乡”工程是打开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之门的新钥匙,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实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下一步,我们将推进“三乡”工程向纵深发展。加强组织推动。把握乡村的多样性、差异性、区域性特征,做好“三乡”工程规划。在“城边、景边、路边、湖边”等条件较好的地方重点引导市民下乡,在广大农区主要推进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明确城乡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建立城乡联动、部门协调的推进机制。加强宣传推介,打好政策牌、政治牌、亲情牌、特色牌,引导“三乡”主体下乡。优化承接环境。加强农村硬软环境建设,省级统筹资金在三年内实现荒山全绿化、污水处理乡镇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全到位,开展“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推进光纤进村入户,实施全省“一网覆盖、一次办好”改革,实行农村“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行政审批和服务流程,使“三乡”主体下得来、留得住、可创业。创新发展模式。把推进“三乡”工程与现代农业发展、精准扶贫、富美乡村建设等紧密结合,引导“三乡”主体创新创业。鼓励“三乡”主体与村集体合作经营村庄,打造一批“电商村”“教授村”“网红村”等特色村庄。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引导“三乡”主体与村集体、农民开展股份、租赁、流转等合作发展,兼顾各方利益,保护农民权益,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建立政策激励机制,系统集成各项惠农政策,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省财政新增专项奖补资金,集中支持“三乡”工程。建立盘活农房机制,借鉴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做法,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农民房屋财产权、房屋使用权“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放活农民房屋使用权。

着力推进创新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坚持以改革创新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好维护农民权益的“关口”。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工商资本下乡提供市场“接口”。进一步扩大改革试点,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加快建立全省统一联网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探索财政支农资金市场化运作机制,打开提升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新“窗口”。探索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为村级集体股份,参与所支持的经营实体分红,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探索将财政支农资金变为支农基金,实行滚动、有偿、可持续使用,做大支农资金“蛋糕”。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使农村成为投资的“风口”。农业农村投资当下已是金融抗周期性的热门产品。推广“银行+农合联+新型主体”的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经验,稳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有效扩大对农业农村的金融投入。

着力推进优先发展,强化乡村振兴硬保障

我们将切实把重中之重、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实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强化政治保障。坚持党管农村工作,落实党委、政府责任,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共抓责任制,省里整合设立乡村振兴工作办公室,建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强化财力保障。健全农业农村财政支出优先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用好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多途径增加“三农”投入。今后x年重点推进脱贫攻坚、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乡镇污水治理、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等八大补短板工程,每年投入超过xxxx亿元。强化人才保障。把农村人才培养纳入全省人才培养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实施青年农场主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项目,培养一批农村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实用人才。强化正确导向。完善县市区“三农”发展综合考评机制,将考评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黑龙江是农业大省,推进乡村振兴正逢其时。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xx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的两次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坚持现代化大农业大食品发展方向,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龙江要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建设x.x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xxxx万亩大豆生产保护区,加快大中型灌区及田间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农机装备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农机农艺措施,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二是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发挥黑龙江“黑土、净土、冻土”优势,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调优农作物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鲜食玉米、杂粮杂豆等高值高效作物,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加快实施“两牛一猪”工程,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打造全国高档牛肉生产大省,加快建设畜牧强省。到2022年全省绿色和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xxxx万亩,高品质生鲜乳生产能力达到xxx万吨,肉类总产xxx万吨。三是提高一二三产融合水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建立企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推动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农产品原料大省向加工大省转变,由粮食大省向食品大省转变。到xxxx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xxxx亿元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xx%,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做成黑龙江第一支柱产业。推进产业融合示范,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

推进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发展定位,加快建设生态强省,使黑龙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一是统筹实施环境保护。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工程、生物、农艺、科技等措施,保护开发利用好黑土地资源。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抓好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推进治水、净气、降噪、还绿、护田,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重大工程,开展绿化龙江大地行动,到202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xx%以上,筑牢祖国东北部生态安全屏障。二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坚持城乡一体、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美丽乡村。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生活垃圾、污水专项环境整治,到2022年垃圾集中收集实现村庄全覆盖,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xx%。三是着力发展生态产业。深入实施农业“三减”(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实行有机肥替代、病虫害预警等综合性措施,持续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养殖废弃物无害化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打造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的乡村田园生态系统,到2022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xx以上。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为重点,加快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到2022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xx%以上。

坚持以富裕农民为目标,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推进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基础。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特别是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继续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一是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实现增收。从解决“猫冬”问题入手,加强农民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平台,完善创业服务,把农村劳动力转移落实到每个农户,引导扶持更多农民围绕种养加销开展创业增收。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新经济业态,大力推进创意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发展。二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增收。加快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和合作生产,吸引农民以地入社、带地入股,到2022年全省xx%以上耕地实现规模经营。深化“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行“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品牌”经营模式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分配方式,让农民分享产业融合发展收益。三是强化农产品营销促进增收。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建设和完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努力打造以黑龙江大米网为标志的农产品电商群体,大力推广网上交易、拍卖等现代营销方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网络,把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四是产业引领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把精准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坚持因地制宜、一户一业、大产业小产业结合,提高贫困人口产业参与度和收益率,持续增加贫困户收入,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户也不能少,一个也不掉队。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